文档详情

微生物检验标本规范采集和送检可编辑全文.pptx

发布:2025-03-22约6.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生物检验标本规范采集和送检

标本规范采集

1《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WS/T503-2017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转运》WS/T640-2018

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流程标本采集标本检验报告解读检验报告采集部位采集方法送检要求涂片镜检培养鉴定药敏试验涂片报告培养报告药敏报告诊断治疗评估标本质量临床信息?标本质量?临床意义?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其它检查等

细菌学检验标本送检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3.正确的采集方法如:针吸或组织培养少用拭子4.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不污染标本无菌密闭容器5.采样后立即送检1小时,最长不超过2小时6.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

抗菌药物的使用及标本的不合格采集是制约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关键因素!

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二区三区生长一区(原始区)无生长原始区因为抗生素富集细菌生长被抑制一区一区三区二区三区二区?

主要标本类型一、血液及无菌体液二、下呼吸道标本三、尿液四、分泌物、脓液五、大便

一、血液及无菌体液

何时需要做血培养?

可疑感染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特征时,可以考虑采集血培养(采血指征)1.不明原因的发热(>38℃)或体温过低(<36℃)2.白细胞升高,粒细胞减少3.畏寒、寒颤4.皮肤黏膜出血5.昏迷6.多器官衰竭7.血压降低

可疑感染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特征时,可以考虑采集血培养(采血指征)

8.肝脾肿大9.关节疼痛10.突然发生的急性呼吸、体温和生命体征的改变11.严重的局部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腹部术后感染,…);12.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1,3-β-D葡聚糖(G试验)升高

采集血培养的最佳时间只要怀疑患者有菌血症、真菌血症的可能,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1.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2.尽可能在寒颤和发热初起时3.如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

血培养采集时间菌量寒战采血培养体温寒战高热前1h左右菌量最多,宜在寒战高热高峰前采血培养Time

采血套数CLSIM47-A:每位患者采集2~3套血培养(40~60ml)1套:一个穿刺点,通常为1个需氧+1个厌氧(未开展)成人瓶:8~10ml;儿童瓶:1~3ml;婴幼儿:总血量1%明显地提高阳性率判断是否污染指南强调:初期诊断时不允许只采集一套血培养如果采血量不足,应优先将血液注入需氧瓶,剩余血液注入厌氧瓶,因为大部分需氧菌、兼性厌氧菌、酵母菌可以在需氧瓶中生长采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血培养,因为治疗后的2至5天内血液中的感染细菌不会马上消失。对SAU阳性血培养,建议在治疗48~96h后再次培养,以预测是否为复杂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采血量是影响血培养阳性率的独立相关因素

BD9050血培养仪儿童瓶1-3ml成人瓶8-10mlSPS和树脂

赛默飞血培养仪血液与肉汤的最佳比例为1:5-1:10成人和儿童一样血量0.1-10ml

血培养常见污染菌(不要轻言污染)在多次血培养中单次培养下列细菌阳性,可认为是污染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微球菌丙酸杆菌芽孢杆菌等如多次血培养多次阳性,可能为条件致病菌,需结合临床分析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采集1套无法判断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2-3套血培养,有助于污染的判断

血培养的无菌采集血培养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比注射、采集生化、凝血等其它标本要高。所以要最先采集血培养标本。污染率的指标是3%(100份标本里只能有不到3个标本出现污染)

采血前质量保证:皮肤消毒(医务人员手卫生)三步法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点30秒钟1%?2%碘酊30秒或10%碘伏消毒60秒75%酒精脱碘一步法葡萄糖酸洗必泰作用30s,或70%异丙醇消毒后自然干燥,但不适用于2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应换针头),直接注入血培养采血注射器不能含有抗凝剂(影响苛养菌的分离)

采血前质量保证:培养瓶消毒选定采血点后,先对培养瓶进行消毒弃去培养瓶金属盖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待干60秒颠倒混匀标本与肉汤,以避免血液凝集。(儿童采血量少,更应注意颠倒混匀)

蝶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