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试题(附答案).docx
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在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病原学送检?
A.社区获得性肺炎
B.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C.脓毒症
D.细菌性脑膜炎
答案:B
解析: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由大肠埃希菌等常见病原菌引起,经验治疗效果较好,通常不需要常规进行病原学送检。而社区获得性肺炎、脓毒症、细菌性脑膜炎等病情较为严重,进行病原学送检有助于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2.以下哪种标本的采集对肺炎病原学诊断价值相对较小?
A.痰标本
B.血标本
C.尿液标本
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答案:C
解析:痰标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可直接获取呼吸道的病原菌,血标本可检测是否有菌血症,对肺炎病原学诊断有重要意义。尿液标本一般用于检测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对肺炎病原学诊断价值相对较小。
3.进行血培养时,成人每次采血量一般为:
A.1-3ml
B.5-10ml
C.10-20ml
D.20-30ml
答案:C
解析:成人血培养每次采血量一般为10-20ml,以保证足够的细菌数量被检测到,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
4.关于痰标本采集,错误的是:
A.晨痰为佳
B.留取前应先用清水漱口
C.应深部咳痰
D.标本留取后可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再送检
答案:D
解析:痰标本留取后应尽快送检,一般要求在2小时内送检,以保证病原菌的活性,常温下放置24小时会导致细菌大量繁殖或死亡,影响检测结果。
5.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应:
A.常温下放置1小时后送检
B.冷藏后送检
C.保温并立即送检
D.室温放置24小时后送检
答案:C
解析:脑脊液标本中病原菌对外界环境变化较为敏感,采集后应保温并立即送检,以保证病原菌的存活和检测的准确性。
6.以下哪种抗菌药物治疗时一般不需要常规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A.万古霉素
B.庆大霉素
C.头孢呋辛
D.伏立康唑
答案:C
解析:万古霉素、庆大霉素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调整剂量,避免不良反应。伏立康唑的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也较大,血药浓度监测有助于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头孢呋辛一般不需要常规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7.怀疑泌尿系统感染时,中段尿培养标本采集前需要:
A.多饮水
B.憋尿2小时以上
C.用消毒剂充分清洗尿道口
D.留取初段尿液
答案:C
解析:采集中段尿培养标本前,应用消毒剂充分清洗尿道口,以减少尿道口周围细菌的污染。多饮水会稀释尿液,影响细菌浓度;憋尿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细菌在膀胱内繁殖过多;应留取中段尿液,初段尿液易被尿道口细菌污染。
8.对于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血培养标本应在:
A.发热时采集
B.发热高峰时采集
C.寒战初期采集
D.任意时间采集
答案:C
解析:寒战初期往往是细菌入血的时期,此时采集血培养标本阳性率较高。发热时或发热高峰时细菌可能已被机体部分清除,任意时间采集可能错过细菌入血的时机。
9.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进行咽拭子培养?
A.怀疑化脓性扁桃体炎
B.怀疑白喉
C.普通感冒
D.怀疑猩红热
答案:C
解析:普通感冒多数由病毒引起,一般不需要进行咽拭子培养来明确病原菌。化脓性扁桃体炎、白喉、猩红热等可能由细菌感染引起,咽拭子培养有助于明确病原菌,指导治疗。
10.采集痰标本进行抗酸杆菌检查时,应连续留取几天的标本?
A.1天
B.2天
C.3天
D.5天
答案:C
解析:采集痰标本进行抗酸杆菌检查时,应连续留取3天的标本,以提高检测的阳性率。
11.关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以下哪种标本培养结果对诊断最有意义?
A.外周血培养
B.导管尖端培养
C.同时进行外周血和导管尖端培养
D.中心静脉血培养
答案:C
解析:同时进行外周血和导管尖端培养,如果两者培养出相同的病原菌,且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最有意义。单独的外周血培养、导管尖端培养或中心静脉血培养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12.进行厌氧菌培养时,标本采集后应:
A.暴露在空气中送检
B.尽快放入厌氧环境中送检
C.常温下放置2小时后送检
D.冷藏后送检
答案:B
解析:厌氧菌对氧气敏感,标本采集后应尽快放入厌氧环境中送检,以保证厌氧菌的存活和检测的准确性。暴露在空气中、常温下放置过久或冷藏都可能导致厌氧菌死亡。
13.下列哪种情况需要进行厌氧菌培养?
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急性阑尾炎穿孔伴腹膜炎
C.病毒性肝炎
D.流行性感冒
答案:B
解析:急性阑尾炎穿孔伴腹膜炎可能存在厌氧菌感染,需要进行厌氧菌培养以明确病原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