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地震地质解释技术及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站名:
站名:年级专业:姓名: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华东理工大学
《地震地质解释技术及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研究地球的内部热能传递时,以下关于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热传导是通过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相互碰撞传递热量B.热对流是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热量C.热辐射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递热量D.在地球内部,热传导是主要的热能传递方式,热对流和热辐射作用很小
2、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组成的复杂系统。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对土壤质地的影响最大?()
A.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
3、在地球内部,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核是液态的,而内核是固态的,这种状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温度不同B.压力不同C.成分不同D.以上都是
4、在探讨地球的矿产资源时,以下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形成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
A.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有关B.大多数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C.矿产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会出现短缺的情况D.新的勘查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
5、在岩石的分类中,变质岩是由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以下哪种岩石可能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的?()
A.大理岩B.片麻岩C.石英岩D.板岩
6、在探讨地球的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时,以下关于初级生产者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浮游植物B.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C.初级生产者的数量和分布决定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D.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不受营养盐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限制
7、在探讨地球的海洋生态系统时,以下关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
A.海洋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广阔性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生存空间C.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D.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依靠建立海洋保护区,其他措施作用不大
8、地球的磁场会发生倒转,这种现象被称为地磁反转。通过对地层中磁性矿物的研究,可以确定地磁反转的历史。地磁反转的周期通常是:()
A.固定不变的B.随机的C.有一定规律的D.无法确定
9、在探讨地球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时,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类型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
A.地球上存在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B.不同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和生物组成上存在很大差异C.生态系统的类型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D.人类活动可以导致生态系统类型的转变和退化
10、在研究古生物时,以下哪种化石可以提供关于生物形态和结构的详细信息:()
A.足迹化石。B.琥珀中的昆虫化石。C.恐龙蛋化石。D.三叶虫化石
11、在探讨地球的大气成分时,以下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哪一个是不准确的?()
A.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地球的气候有显著影响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工业革命以来迅速增加C.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D.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始终保持不变,不受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
12、气候对地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干旱地区,常见的地貌类型有沙丘、风蚀城堡等,这些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哪种外力作用有关?()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13、沉积岩的形成过程通常包括风化、搬运、沉积、成岩等阶段。在沉积岩中,常常可以看到化石,以下关于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生物都能形成化石B.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C.化石可以指示沉积环境D.化石的形成与变质作用有关
14、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