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国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纤维微表处).docx
纤维微表处施工工艺
1.1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级配组成
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严格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5142-2019)要求进行,其级配组成应满足表1要求。
表1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MS-2
100
90-100
65-90
45-70
30-50
18-30
10-21
5-15
MS-3
100
70-90
45-70
28-50
19-34
12-25
7-18
5-15
波动范围
-
±5
±5
±5
±5
±4
±3
±2
说明:鉴于贵州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坡陡弯急,建议采用MS-3型级配。
1.2纤维微表处混合料技术性能要求
纤维微表处的混合料技术性能要求应满足表1-2指标要求。
表1-2纤维微表处混合料技术性能要求
检测指标
单位
使用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可拌和时间(25)℃,不小于
S
120
TD757
黏聚力试验,不小于
30min(初凝时间)
60min(开放交通时间)
N.m
1.2
2.0
TD754
负荷车轮黏附砂量,不大于
g/m2
450
TD755
浸水1h湿轮磨耗,不大于
浸水6d湿轮磨耗,不大于
g/m2
g/m2
540
800
TD752
轮辙变形试验的宽度变化率,不大于
%
5
TD756
配伍性等级值,不小于
-
11
TD758
说明:
1、用于轻交通量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时,可不做黏附砂量指标的要求。
2、不用于车辙填充的微表处混合料,不作轮辙变形试验的要求。
3、配伍性等级指标作为参考指标使用。
1.3纤维微表处施工准备
纤维微表处施工过程中主要应控制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气候及人员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纤维微表处施工,路面或空气温度在10℃以下,不允许进行纤维微表处施工。当预计在施工养护成型期间内可能会降雨,则不可施工。
施工队伍人员配备整齐,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施工队伍是纤维微表处施工质量的保证,各专业人员应该技术熟练,配合默契。
(2)交通管理协调
施工前,必须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制定交通管制方案;必须保证施工后有足够的养护成型时间;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在交通量太大的路段可考虑夜间施工;交通标志应醒目,夜间施工时,应采用反光标志。
(3)机械设备的准备
①清扫设备
纤维微表处施工前应使路面表面保持清洁。因此,必须配备足够的清扫设备,如:扫路机、高压水设备、高压气泵等,在施工前应对这些清扫设备进行检查,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②压路机
对填充车辙的纤维微表处混合料,为提高其抗车辙能力,需进行碾压。碾压一般采用小吨位(小于12吨)的胶轮压路机一台,碾压遍数以1至2遍为宜。
③摊铺机
摊铺机是纤维微表处机械化施工的最关键设备,施工前应逐项检查封层机的发动机、传动系统、液压泵、乳液泵、水泵、沥青管道、阀门系统等是否正常,并检查矿料结料器、皮带输送机、填料给料器、混合料拌和器、摊铺螺旋分料器等是否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否则不能开工。
此外摊铺机的计量控制系统,施工前应进行严格的计量标定工作,应根据室内试验确定的混合料设计配合比,对矿料、填料、沥青、水等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单位输出量的标定,在标定已经完成并合格后,封层机才能投入使用。
④有双轴强制式搅拌箱。因为要达到纤维微表处施工,混合料搅拌时间不能过长,而又必须在短时间内搅拌均匀,传统的螺旋式搅拌箱就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采用双轴强制式搅拌箱。
⑤其它设备
对用于纤维微表处施工的所用机械设备均应进行检查,以保证纤维微表处的施工质量。
(4)材料的准备
为保证实际所用的材料及材料的配合比与实验室相符,在施工前必须对原材料进行评价。
①矿料
施工用的矿料必须全部过筛,把超粒径的石料筛出去,以免大粒径石料给拌和、摊铺带来不利影响。
对筛分后的矿料进行质量检查,其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筛分后的矿料应堆放在经过铺装且洁净的地面上。
②改性乳化沥青
沥青的输送应尽可能采用乳液搅动少的泵,以免破坏乳液的稳定、影响质量。沥青的储存罐应保证分品种独立用罐,不同品种的乳化沥青绝对不能混装。
对于长距离汽车运输的乳化沥青,应对乳化沥青的动稳定性有充分的考虑,对到达目的地的乳化沥青进行筛上剩余量检测,对于桶装的乳化沥青,在使用前,应该进行翻滚,以保证乳化沥青的稳定性、均匀性。
(5)原路面的病害处治
原路面的整体水稳性和热稳性是否良好,是保证施工后路面稳定性的基本因素,为保证路面施工质量,必须按设计文件要求对原路面病害进行彻底处理,,施工前应确保原有路面表面平整、密实、清洁。
1.4施工工艺
纤维微表处施工一般采用以下流程: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