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F-D-A-0057-2019_车顶强度分析规范.doc
车顶强度分析规范
PAGE
第PAGE3页共=NUMPAGES6-15页
重庆
重庆坚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类别
技术/
编号
Q/JF-D-A-0057-2019
密级
商密
车顶强度分析规范
编制
陈莹
校对
审核
标准化
会签
批准
版本号
修改日期
修改人
修改位置
修改方式
修改内容概述
状态:N-增加R-修订D-删除
目录
TOC\o1-3\h\z\u1.前言 2
2.范围 2
3.规范引用文件 2
4.术语和定义 2
4.1平头车 2
4.2分析所用软件 2
5.法规介绍 2
5.1要求 2
5.2试验方法 2
6.模型介绍 3
6.1模型描述 3
6.2边界条件 3
7.评判标准 3
8.附录 4
1.前言
根据《GB26512-201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要求,对于新定型N类平头车型,本标准自2012年1月1日实施,对于在生产车型,本标准自2013年7月1日实施。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N类车辆。
本规范规定了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3.规范引用文件
无
4.术语和定义
4.1平头车
发动机至少有一半位于挡风玻璃下沿最前点之后并且方向盘中心在车辆全长的前四分之一范围内的车辆。
4.2分析所用软件
前处理:ANSA、Hypermesh
求解分析:LS-DYNA
后处理:HyperView
5.法规介绍
5.1要求
在完成试验后,驾驶室应存在生存空间,以在座椅上容纳法规规定假人模型,当座椅处于中间位置,人体模型不应与车辆的非弹性部件发生接触。为了便于安装,可将人体模型解体放入驾驶室内,为此可以将座椅调整到最后位置,然后再组装人体模型,并使其“H”点与座椅“R”点重合。最后将座椅前移至中间位置以评定生存空间。
试验中,只要驾驶室与车架保持连接,将驾驶室固定在车架上的部件允许变形和损坏。
试验中,车门不应打开。试验后,不要求车门能打开。
5.2试验方法
约束:安装在车辆上的驾驶室,应保证在试验中车辆无明显移动。为此,应拉上制动、挂上档,并用楔块楔住前轮。悬架(弹簧、轮胎等)各部件的变形通过应用刚体构件的方式予以消除。
安装在车架上的驾驶室,应保证在试验中车架无明显的移动。
加载:驾驶室顶部应能承受相当于车辆前部一个轴或多个轴的最大轴荷的静载荷,但最大为98KN。此静载荷应通过形状合适的刚体部件均匀地施加在驾驶室或座舱顶部构架的所有支撑件上。
6.模型介绍
6.1模型描述
碰撞模型应至少包含驾驶室白车身、仪表系统、转向系统、踏板机构、座椅机构、车架总成以及在碰撞过程中驾驶室变形可能接触的部件。具体见下图1所示。
6.2边界条件
约束:驾驶室安装在车架上,约束车架纵梁自由度DOF123456,保证车架在计算中无明显位移,以满足GB26512-2011要求。
加载:壁障为刚性结构,刚性壁障不小于座舱顶部,沿着Z轴负方向垂直移动,以1mm/ms的速度撞击座舱顶部。
图1车顶强度模型
7.评判标准
能量曲线守恒,沙漏能占比小于5%;
驾驶室顶部应能承受相当于车辆前部的一个轴或多个轴的最大轴荷的静载荷,但最大为98KN。
8.附录
用于检验生存空间的人体模型示意图:见图2所示
图2第50百分位男性身材
表1用于检验生存空间的人体模型各部位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