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基本初等函数Ⅱ》章节复习教学教案.doc

发布:2025-05-25约1.6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6/NUMPAGES6

基本初等函数Ⅱ章节复习

一、学习目标

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

2.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会根据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二、学习重点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象,函数的图象和正弦函数图象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弧度制和周期函数的概念,正弦型函数的图象变换,综合应用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等。

四、学习方法

引导启发式

应用“整体化”学习思想,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逐步认识,强化知识点的理解掌握,进而达到应用的目的。

五、学习准备

图表一:三角函数定义、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1.

2.

图表二:诱导公式

函数

图表三: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函数

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

正切函数

图像

定义域

值域

[-1,1]

最大值为1,

最小值为-1

[-1,1]

最大值为1,

最小值为-1

无最值

周期性

最小正周期

最小正周期

最小正周期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单调性

在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

在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

在上是增函数;

六、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学习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知识网络结构图

1.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回忆本章学习内容,仔细考虑、归纳总结出这一章

的知识网络结构图。

2.教师引导提示,由学生回答。

2.教师给出图表一。

使学生对本章知识结构有一个宏观掌握。

复习具体内容

一1.任意角的概念;

2.角度制与弧度制;

3.扇形的面积;

二.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3.各三角函数值在四个象限的正负;

4.诱导公式;

三.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并回答;

1.角的概念推广后,拔角的范围从到推广到一个什么样的范围?都包括什么样的角?

2.第一、二、三、四象限角及终边落在轴、轴的角的集合各是什么?

3.弧度制的定义是什么?角度制与弧度制如何转换?弧度制下的公式是什么?

1.教师提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回答;

2.教师引导学生由上述定义回答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三角函数的正负、诱导公式;

3.给出图表二。

4.进一步拓展只是给出:

1.教师板演并要求学生利用“五点法”话出政弦函数的简图;要求学生根据图像分析回答该函数的值域、最值、区的最值时的集合;

2.给出图表四。

3.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通过思考回忆各知识点。

使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一步体会理解知识点的由来,以便灵活记忆。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进一步强化由图像直观分析总结函数性质的能力。

应用举例

1.把握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复习思路;

2.化归思想的应用。

例题

题组一:1.若角的终边落在直线上,求和的值。

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3.计算:

4.证明:

题组二:1.已知函数试确定该函数的值域、单调增区间、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x的集合。

观察正弦函数的图像,写出使

的的集合。

3.求适合的集合。

4.思考题:

利用图像变换讨论由得图像怎样得到的图像(写出你能想到的方法)

教师总结: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到该章知识的复习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

2.这一张还突出应用了化归思想,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主要表现在:

(1)把未知化归为已知;

(2)把特殊划归为一般;

(3)等价化归等

学生板演,教师对学生在解题思路和规范方面进行指导

针对思考题要求学生从相位、周期、振幅入手考虑它们的图像关系。

培养学生把握整章知识的能力,同时注意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让学生感受本章知识的应用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