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测试题(附答案).docx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职业暴露?()
A.护士在给患者抽血时被污染的针头刺伤
B.医生在为患者进行口腔检查时,患者的唾液溅入医生眼睛
C.保洁人员在清理医疗垃圾时,接触到被血液污染的棉球
D.医务人员在食堂就餐时被热汤烫伤
答案:D。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选项D是在食堂就餐时被热汤烫伤,不属于职业诊疗、护理活动中的暴露情况。
2.针刺伤后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血液
B.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
C.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伤口
D.立即包扎伤口
答案:D。针刺伤后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伤口,一般不立即包扎伤口,以利于污染物排出。
3.对于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划分,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B.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C.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D.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A。二级暴露是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三级暴露是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所以选项B、C错误,选项A正确。
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实施的局部处理措施不包括()
A.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B.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C.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D.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答案:C。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以免将污染血液挤入血液循环,而应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5.接触隔离使用的标志是()
A.蓝色
B.黄色
C.粉色
D.红色
答案:C。接触隔离使用粉色标志,空气隔离使用黄色标志,飞沫隔离使用蓝色标志,红色是血液、体液隔离标志。
6.以下哪种防护用品不能有效防护呼吸道传染病()
A.医用外科口罩
B.N95口罩
C.普通纱布口罩
D.医用防护口罩
答案:C。普通纱布口罩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效果较差,不能有效过滤病毒和细菌。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护呼吸道传染病。
7.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以下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戴医用防护口罩
B.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C.穿隔离衣
D.戴普通医用口罩
答案:D。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而普通医用口罩防护能力较弱,不能满足防护要求,同时还需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穿隔离衣等。
8.以下哪种情况需要进行空气隔离()
A.流感患者
B.肺结核患者
C.手足口病患者
D.伤寒患者
答案:B。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需要进行空气隔离。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采取飞沫隔离;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采取接触隔离;伤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采取消化道隔离。
9.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当()
A.戴工作帽
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戴防护眼镜
D.戴双层手套
答案:D。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戴双层手套可以更好地保护手部,防止病原体通过破损皮肤进入体内。
10.以下哪种消毒剂不能用于空气消毒()
A.过氧乙酸
B.含氯消毒剂
C.75%乙醇
D.过氧化氢
答案:C。75%乙醇主要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消毒,不能用于空气消毒。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都可用于空气消毒。
11.关于防护用品的使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口罩应紧贴面部,完全覆盖口鼻和下颌
B.护目镜和防护面屏使用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