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测试题及答案.docx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职业暴露()
A.护士在给患者抽血时被针头刺伤
B.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手术时被手术刀割伤
C.护士在病房打扫卫生时被地上的玻璃划伤
D.检验人员在处理标本时被标本污染了眼睛
答案:C
解析: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在病房打扫卫生不属于与医疗职业操作相关的暴露,C选项不属于职业暴露。
2.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后,应立即采取的局部处理措施不包括()
A.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B.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C.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D.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包扎伤口
E.立即进行伤口缝合
答案:E
解析: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后,应按A、B、C、D选项的方法进行局部处理,而不是立即进行伤口缝合,E选项错误。
3.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C
解析: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C选项正确。
4.标准预防强调()
A.主要是保护病人
B.主要是保护医务人员
C.保护抵抗力差的病人
D.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
答案:D
解析:标准预防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目的是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既要保护病人,也要保护医务人员,D选项正确。
5.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原则。
A.接触隔离
B.严密隔离
C.标准预防
D.一般消毒
答案:C
解析: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遵照标准预防原则,C选项正确。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答案:D
解析:为防针刺伤,不应将针套套回针头,这样容易发生针刺伤,应按A、B、C选项的做法,D选项错误。
7.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A.针刺
B.切割
C.直接接触
D.以上都对
答案:D
解析:职业暴露的原因包括针刺、切割、直接接触等多种情况,D选项正确。
8.以下哪种疾病不是通过血液传播的()
A.艾滋病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流行性感冒
答案:D
解析: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都可通过血液传播,而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D选项符合题意。
9.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当()
A.戴工作帽
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戴防护眼镜
D.戴双层手套
答案:D
解析: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戴双层手套,D选项正确。
10.以下哪种防护用品不属于二级防护用品()
A.医用防护口罩
B.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C.防护服
D.普通医用口罩
答案:D
解析:二级防护用品包括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等,普通医用口罩不属于二级防护用品,D选项正确。
11.发生职业暴露后报告时间是()
A.立即
B.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8小时内
答案:A
解析: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A选项正确。
12.关于戴手套的描述错误的是()
A.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答案:D
解析: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也应更换手套,防止交叉感染,D选项描述错误。
13.下列哪项不属于血源性病原体()
A.乙肝病毒
B.丙肝病毒
C.梅毒螺旋体
D.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D
解析:血源性病原体是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等,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属于血源性病原体,D选项正确。
14.以下哪种操作不会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
A.徒手分离针头
B.直接传递锐器
C.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
D.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
答案:D
解析:徒手分离针头、直接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