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指南《GB26453-2022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指南.pptx
《GB26453-2022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
指南
一、标准核心要点速览:开启玻璃工业绿色转型新征程
(一)标准制定背景深度剖析
1.政策驱动与行业需求的融合:在“十四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
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协同减排的大背景下,玻璃工业作为NOx、颗粒物等污染物重要排放行业,其现有排放标准存在诸多问题,如污染物控制项目不全、部分排放限值宽松、缺乏有效源头和过程管控要求等。制定统一的《GB26453-2022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成为规范行业排放管理、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迫切需求。;
2.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考量:我国是玻璃生产
大国,平板玻璃、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装容器、玻璃纤维纱产量在全球占比极高。在保障行业发展的同时,必须通过严格的标准来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玻璃工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共进。
(二)标准适用范围精准解读
1.涵盖的玻璃工业细分领域:本标准适用于玻璃制造、玻璃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等全产业链。无论是大型的平板玻璃生产企业,还是小型的日用玻璃制品加工厂,亦或是玻璃纤维生产车间,都在标准的管控范围内。
2.不同生产阶段的适用说明:从玻璃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开始介入,贯穿环境保护设施设计、;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后的整个
生命周期,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进行全面规范。
二、排放限值解读:严守玻璃工业污染排放红线
(一)有组织排放限值详解
1.玻璃熔窑排放限值关键指标
?颗粒物、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对于玻璃熔窑,颗粒物排放限值严格限制,以减少粉尘对大气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二氧化硫排放限值的设定,旨在控制酸雨前体物的排放,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针对氮氧化物,考虑到不同类型玻璃企业的实际情况,如玻璃制品制造行业NOx排放限值为500mg/m3,其他玻璃工业NOx排放限值为400mg/m3,既体现了差异化管理,又推动企业进行脱硝技??改造。;
?特殊污染物排放要求:玻璃熔窑废气中还存在氨、
氯化氢、氟化物以及砷、锑、铅及其化合物等污染物。氨的排放限值控制,可减少其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氯化氢和氟化物的限值设定,有助于降低对周边土壤、水体和植被的腐蚀性危害;对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严格限制,防止其在环境中积累,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1.镀膜尾气处理系统排放限值要点:镀膜尾气处理系统主要排放颗粒物、氯化氢、氟化物、锡及其化合物。颗粒物排放限值确保镀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不会大量逸散到空气中。氯化氢和氟化物的限值控制,避免其对环境和设备造成损害。对于锡及其化合物的排放限制,符合行业绿色发展要求,减少其对环境的潜在风险。;
2.涉VOCs物料加工工序排放限值解析:该工序主要
排放非甲烷总烃(NMHC)、苯系物和苯。NMHC排放限值的设定,对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降低臭氧生成潜势具有重要意义。苯系物和苯作为有毒有害物质,其排放限值严格,旨在保护作业人员和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毒性污染。
3.原料称量、配料等设施排放限值说明:此环节主要排放颗粒物、铅及其化合物。颗粒物排放限值防止物料在称量、配料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铅及其化合物作为重金属污染物,严格的排放限值可避免其在环境中扩散,对土壤、水源和生物造成长期危害。
(二)无组织排放限值解读;
1.企业边界无组织排放管控指标:企业边界主要排放
氨、苯、砷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氨的无组织排放限值控制,可减少异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障居民生活质量。苯、砷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的限值设定,防止这些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无组织排放进入大气,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2.厂区内无组织排放重点指标:厂区内主要排放颗粒物,涉VOCs物料加工工序厂房周边还排放NMHC。颗粒物的无组织排放限值,降低厂区内扬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改善厂区作业环境。对于涉VOCs物料加工工序厂房周边NMHC的排放限值,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在厂区内的扩散,减少对厂区工作人员健康的危害以及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三、无组织排放管控:织密玻璃工业污染防控网
(一)物料储存与运输环节管控措施
1.煤炭、石英砂等物料储存要求:煤炭、石英砂等物料应储存在封闭的料仓或储罐中,避免露天堆放。料仓或储罐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防止物料粉尘在储存过程中逸散到大气中。对于大型的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