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施指南《GB39726-2020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指南.pptx

发布:2025-05-24约6.76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B39726-2020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

指南

一、深度剖析标准核心要点

(一)标准出台背景与意义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原有适用于铸造工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在行业针对性、排放限值严格程度等方面暴露出诸多不足。

在此背景下,《GB39726-2020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运而生。该标准的出台旨在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提升铸造行业的准入门槛,;

严格规范行业排放管理,推动铸造工业向绿色、可持续

方向发展,对于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适用范围精准界定

本标准明确适用于现有铸造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新建、改建、扩建铸造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涵盖了黑色金属铸造和有色金属铸造的整个生产流程,包括金属熔炼、造型、制芯、浇注、落砂清理、砂处理、铸件热处理、表面涂装等各个工序,对各工序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均作出了详细规定。

(三)主要控制污染物全面梳理;

1.颗粒物:作为铸造行业污染控制的重点污染物,其

来源广泛,在金属熔炼、造型、制芯、浇注、落砂清理等多个工序均有产生。例如,在金属熔炼过程中,冲天炉、电弧炉、感应电炉等炉窑会因燃料燃烧、金属氧化等产生大量烟尘;造型、制芯工序中,粉状物料的搅拌、运输等操作易产生粉尘飞扬。

2.无机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等。在冲天炉、电弧炉等金属熔化炉窑中,由于燃料中的硫元素燃烧以及高温下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反应,会产生SO2和NO?。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形成酸雨等危害。

3.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铸造生产中,VOCs主要源于树脂砂造型、制芯、浇注、落砂、砂再生等工;

部。许多铸造企业使用的原辅材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

物,在高温条件下会挥发产生以VOCs为代表的有机气体污染物,如烃类、苯、甲苯、苯乙烯等。

二、无组织排放管控新举措

(一)物料存储环节的严格要求

1.粉状物料存储规范:对于煤粉、膨润土等粉状物料,要求采用密闭的筒仓、储罐等存储设备。例如,筒仓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进出口设置有效的防尘装置,防止物料在装卸、存储过程中逸散到大气中。同时,存储场所应保持干燥,避免物料受潮结块影响存储效果和产生扬尘。

2.粒状、块状物料存储措施:生铁、焦炭等粒状、块状物料应存储在封闭的料棚内,料棚应具备防风、防雨、;

防扬尘的功能。地面需进行硬化处理,物料应分类堆放

整齐,并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此外,可在料棚内设置喷淋降尘装置,定期对物料进行喷淋,降低扬尘产生。

(二)物料运输过程的控制要点

1.厂内运输要求:厂内运输粉状、粒状物料的车辆应采用密闭式运输工具,如密闭车厢、气力输送管道等。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的密闭装置应保持完好,不得出现物料泄漏现象。同时,应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和物料洒落。

2.厂外运输衔接:与厂外运输衔接时,企业应确保物料装卸过程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如设置专门的装卸车间,并配备有效的收尘设施。对于采用集装箱等运输方;

式的,应检查集装箱的密封性,防止物料在运输途中泄

漏。

(三)各工艺环节无组织排放控制

1.造型、制芯工序:造型、制芯设备应尽量采用密闭式结构,对于无法完全密闭的部位,应设置集气罩,将产生的粉尘、VOCs等污染物收集后进行处理。例如,在混砂机、射芯机等设备上方安装合适尺寸的集气罩,确保收集效率。同时,选用低VOCs含量的原辅材料,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

2.浇注工序:浇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气和污染物,应在浇注区域设置局部密闭罩或整体密闭空间,将废气有效收集。收集的废气可先经过冷却装置降温,再进入;

后续的处理设施,如布袋除尘器、活性炭吸附装置等进

行净化处理。

3.落砂清理工序:落砂机应设置在封闭的落砂间内,落砂间配备有效的通风除尘系统,将落砂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时收集处理。清理铸件表面的设备,如抛丸机、打磨机等,也应设置集尘装置,确保粉尘不逸散到车间环境中。

三、有组织排放限值详解

(一)金属熔炼工序排放限值

1.冲天炉排放要求:对于冲天炉,颗粒物排放限值一般地区为200mg/m3,重点地区为100mg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