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工程化学教案第三章.pdf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化学
教案第三章
工程化学教案——第三章溶液和离子平衡
主讲教师:董文魁、许力、李静萍等
使用教材:许力等编著,《工程化学》,兰州大学出版社
授课对象:非化学类各专业学生
第三章溶液和离子平衡(讲授时数:4学时)
壹.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溶液的通性,包括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掌握溶液的通性,包括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四个方面的内容。
2.掌握酸碱的质子理论、同离子效应、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和配离子的解离平衡,能
2.掌握酸碱的质子理论、同离子效应、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和配离子的解离平衡,能
熟练计算各类溶液的PH值,能计算含配离子的溶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
熟练计算各类溶液的PH值,能计算含配离子的溶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
3.掌握有关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基本计算、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3.掌握有关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基本计算、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4.了解有关分散系统方面的基本知识。
4.了解有关分散系统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本章节重点、难点
各类溶液的pH值的计算
各类溶液的pH值的计算
有关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基本计算、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有关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基本计算、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三.学时分配
1.稀溶液的通性(1学时)。
1.稀溶液的通性(1学时)。
2.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3学时)。
2.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3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壹节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壹、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又称作百分浓度或质量百分数,其定义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之比,
能够表示为
W(B)=m(B)m
其中W(B)代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m(B)表示溶质B
的质量。W(B)是量纲为1的量,也常表示为百分数,例如在50.0g含7.70g氯化钾的水溶
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W(NaCl)=7.70/50.0×100%=15.4%
二、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是普通工程化学中最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也是我们最熟悉的壹种浓度表
-1
示方法。其定义为:在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常用的单位为mol·L,SI单位为
-3
mol·m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式为:
c(B)=n(B)/V
式中,V为溶液的总体积,n(B)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c(B)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
度。
三、摩尔分数:
将溶质和溶剂均以物质的量计量,摩尔分数的定义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中
溶质和溶剂的总物质的量的比。溶质的摩尔分数可表示为:
x(B)=n(B)/(n(A)+n(B))
式中,n(B)是溶质的物质的量,n(A)是溶剂的物质的量,x(B)是溶质的摩尔分数,
是量纲为1的量。
四、质量摩尔浓度:
普通工程化学中,质量摩尔浓度的使用也比较频繁,质量摩尔浓度的定义为,1kg溶剂
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用符号m表示,单位为mol·kg-1。质量摩尔浓度的表示式为:
m(B)=n(B)/m(A)
式中m(B)为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n(B)溶质B的物质的量,m(A)是溶剂A的
质量。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分母m(A)专指溶剂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总质量。
壹个溶液的浓度能够同时采用这四种方法表示,当已知溶剂和溶质的质量、分子量以及
溶液的密度或体积时,这四种浓度之间就能够进行互相换算。
-3
例3-1在25℃时,质量分数为15.4%的氯化钠水溶液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