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年级科学上册《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5-05-18约1.2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目标】

1.知道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

2.知道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3.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火山喷发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4.对探究火山喷发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5.认识到人类、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重点】

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

2.基于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火山喷发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复习导入:地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讲述:火山喷发与地震一样,也是地球内部力量的表现形式。

3.提出本课聚焦问题:火山喷发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又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

二、探索

(一)了解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1.课件展示火山喷发时的情景,并为学生提供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火山喷发的资料。请学生阅读并思考:火山喷发时,会伴随哪些现象?

2.全班进行交流、汇总:形成裂缝、熔岩喷涌、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

3.阅读长白山天池和叙尔特塞火山岛的资料,请学生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4.交流:我们还知道哪些有关火山喷发的事例?

(二)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

1.请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内容,对火山喷发的原因进行猜测。

2.梳理、归纳为三点:高温高压、地壳中存在着薄弱地带、岩浆中存在着大量的气体。

3.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原因。

(1)介绍模拟实验材料及实验材料代表的含义。

(2)讲述模拟实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

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适当稀释),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

注意事项:不要用手摸热的罐头盒,带好护目镜,注意安全。

(3)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材料代表的含义及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4.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

(三)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材料,交流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2.学生进一步交流自己知道的相关信息,丰富学生知识。

三、研讨

1.通过今天的学习,说一说,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探究方法来交流总结,提升认知。

2.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能从利与弊两个方面进行交流总结。

【板书设计】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火山喷发的原因:高温高压

地壳中存在着薄弱地带

岩浆中存在着大量的气体

【教学反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