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产淀粉酶芽胞杆菌的筛选及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实验.doc
广州大学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项目实验八综合实验
实验题目土壤中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筛选
及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专业生物工程
班别生物工程
姓名
同组人员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土壤中产淀粉酶芽胞杆菌的筛选及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实验
摘要:从土壤中运用梯度稀释的方法分离培养出不同生长形态的细菌,挑选几个菌落进行纯培养,用淀粉培养基鉴定其是否产淀粉酶,通过单染色、芽孢染色、革兰氏染色确定菌株的形态及革兰氏阴阳性,再通过各种生化试验鉴定出菌株的生长特性,进而鉴定菌株的特性,确定其具体学名。
关键词:单染色革兰氏染色酶活力测定生化试验稀释涂布
前言:芽孢杆菌(Bacillaceae),细菌的一科,为好氧或兼性厌氧的杆菌,一般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能形成芽孢(内生孢子)的杆菌或球菌。包括芽孢杆菌属、芽孢乳杆菌属、梭菌属、脱硫肠状菌属和芽孢八叠球菌属等。它们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动物肠道等处。
在某种环境下,菌体内的结构发生变化,经过前孢子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芽孢。芽孢对热、放射线和化学物质等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化学组成方面,在芽孢内含有大量营养细胞中不存在的二吡啶羧酸的钙盐;在结构方面,芽孢的原生质外围有三层膜,从内到外是厚的皮层(cortex)、孢子壳和孢子外膜。在芽孢杆菌属中,对种的划分是以菌体的大小、孢子的形状及其在菌体内的位置、糖的利用及其产物、能否还原硝酸,以及在高浓度的食盐条件下能否生长等为依据。广泛分布在水、空气和土壤中。代表种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纳豆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腊状芽孢杆菌。英语bacillus一词,也可作杆菌或整个芽孢细菌的通称。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了解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及微生物分离纯化常用方法和技术:
掌握从土壤中筛选产淀粉酶菌株的原理及方法:
掌握淀粉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流程,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及判断实验结果的能力:
对所学习过的微生物学实验方法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二、实验原理:
土壤具有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和生命活动中所需的各种条件,是微生物生活最适宜的环境。其中的微生物的数量因土壤类型、季节、土层深度与层次等不同而异。一般地说,在土壤表面,由于日光照射及干燥等因素的影响,微生物不易生存,离地表10cm~30cm的土层中菌数最多,随土层加深,菌的数量减少。
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其常用的方法有简易单细胞挑取法和平板分离法。前者受技术限制,这里不采用。而平板分离其基本原理是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成分,酸碱度,温度和氧等要求,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生物生长面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芽孢杆菌是土壤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是一类好氧或兼性厌氧,产生抗逆性内生孢子的杆状细菌。多数为腐生菌,主要分布于土壤,动植物体表及水体中。芽孢杆菌属的细菌可以产生多种有用的代谢产物,在工农业生产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芽孢杆菌属的共同特征是:革兰氏阳性;运动:接触酶阳性。而产淀粉酶芽孢杆菌的特征是水解淀粉,VP试验阳性,糖发酵试验用阿拉伯糖,木糖和甘露糖代替葡萄糖可产酸,不产生吲哚,苯甲氨酸不脱氨;不分解酪氨酸;不产生二羟丙酮。
三、实验材料和器材
土样:
采集地点:生化楼楼下树下的绿化带
土样特质:表面褐色,里层土黄色,较湿润
试剂及药品:
革兰氏染色: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路哥尔氏(Lugol)碘液、95%乙醇、%沙黄染色液或番红染色液
芽孢染色:5%孔雀绿溶液、石炭酸复红液、香柏油、二甲苯及擦镜纸
吲哚试验:乙醚、吲哚试剂
试验:40%KOH(或NaOH)溶液、5%α-萘酚溶液
实验器材
无菌玻璃涂棒、无菌移液枪、无菌枪头、接种环、接种针、无菌培养皿(9cm)、三角瓶
锥形瓶、烧杯、洗瓶、玻璃棒、试管、酒精灯、擦镜纸、吸水纸等
恒温摇床、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恒温水浴箱、磁力搅拌器、显微镜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土样采集:
在我校广州大学取采样点,生化楼楼下河边的绿化带,用无菌用具,如用酒精擦拭过的铲子去除表面土层,取其各自表土10cm左右的深处土壤,装进无菌防水袋,编号包装好。
.梯度稀释法制土壤悬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