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结核性胸膜炎(复治)的护理查房.pptx

发布:2025-05-16约3.6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结核性胸膜炎(复治)的护理查房

目录

01.

前言

07.

健康教育

03.

护理评估

05.

护理目标与措施

02.

病例介绍

04.

护理诊断

06.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08.

总结

PART02

前言

前言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感染胸膜引起的炎症反应,是我国最常见的胸膜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复治结核性胸膜炎指既往接受过抗结核治疗但未完成疗程、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患者,其病程更长、耐药风险更高、治疗难度更大,且易合并胸膜增厚、粘连等并发症。护理查房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环节,通过系统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护理问题、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对改善复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查房围绕1例复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展开,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

PART03

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张某,男,38岁,农民,因“反复胸痛、咳嗽伴低热1月,加重3天”于2024年3月10日入院。

现病史

患者1年前确诊“结核性胸膜炎”,规律抗结核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4个月后自行停药,症状缓解。1月前无诱因出现右侧胸痛(深呼吸时加重)、干咳、午后低热(37.5~38.0℃),未重视;3天前胸痛加剧,伴活动后气促,遂就诊。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无手术、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

胸部CT: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胸膜增厚(最厚处约0.8cm),未见肺内结核病灶。

胸水检查:草黄色渗出液,李凡他试验(+),细胞数800×10⁶/L(淋巴细胞占75%),ADA(腺苷脱氨酶)45U/L(40U/L支持结核诊断);胸水涂片抗酸杆菌(-),TB-DNA(+)。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8.5×10⁹/L,N62%,Hb120g/L;肝肾功能:ALT45U/L(轻度升高),余正常;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硬结20mm×22mm)。

治疗经过

入院后予“2HRZE/6HRE”复治方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强化期2个月,后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巩固期6个月),辅以保肝(水飞蓟宾)、胸腔穿刺抽液(首次抽液800ml,后续分次抽液至积液基本吸收)。

PART04

护理评估

健康史

患者既往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差(自行停药),本次为复治;居住环境潮湿,家庭经济条件一般,需兼顾农事与治疗。

身体状况

症状:右侧胸痛(VAS评分5分)、干咳、活动后气促(静息状态下无)、午后低热(最高38.0℃)。

体征:T37.8℃,P92次/分,R20次/分,BP120/75mmHg;右侧胸廓稍饱满,呼吸动度减弱,语颤减低,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理社会状况

患者因疾病反复、担心传染家人及经济负担(抗结核药物+保肝药费用)产生焦虑(SAS评分55分,轻度焦虑);家属对结核病认知不足,支持系统较弱。

辅助检查结果

见病例介绍,重点提示胸水为结核性渗出液,肝酶轻度升高(需警惕药物性肝损伤)。

PART05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胸膜增厚致肺扩张受限有关。

1

2.急性疼痛(胸痛):与胸膜炎症、胸腔积液刺激胸膜粘连有关。

2

3.体温过高: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致炎症反应有关。

3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长期低热消耗、食欲减退、抗结核药物(如吡嗪酰胺)影响食欲有关。

4

5.知识缺乏:缺乏结核性胸膜炎复治的规范治疗、用药依从性及预防传染的相关知识。

5

6.焦虑:与疾病反复、经济压力及担心预后有关。

6

7.潜在并发症:胸膜粘连/包裹性积液、药物性肝损伤、呼吸衰竭。

7

PART06

护理目标与措施

气体交换受损

目标: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活动耐力提高(3日内静息状态下无气促,1周内能完成日常活动)。

措施:

体位护理: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减少健侧肺受压),指导患者深呼吸(腹式呼吸训练,5~10次/组,3组/日)。

氧疗:根据血氧饱和度(SpO₂)调整,SpO₂90%时予低流量吸氧(2~3L/min)。

胸腔穿刺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控制抽液速度(首次≤600ml,后续≤1000ml/次),观察患者面色、呼吸(避免复张性肺水肿)。

急性疼痛(胸痛)

目标:患者胸痛减轻(3日内VAS评分≤3分)。

措施:

疼痛评估:每4小时评估疼痛部位、性质及诱因(如咳嗽、深呼吸)。

镇痛干预:指导患者咳嗽时按压患侧胸部(减少胸膜摩擦);疼痛剧烈时遵医嘱予布洛芬口服(注意胃肠道反应)。

放松疗法:听轻音乐、冥想训练,转移注意力。

3.体温过高

目标:患者体温3日内降至正常(37.3℃)。

措施:

监测体温:每4小时测量1次,高热时(38.5℃)每2小时测量1次。

急性疼痛(胸痛)

物理降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