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供应商导入流程图.pptx

发布:2025-05-13约2.5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供应商导入流程图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1

前期准备阶段

02

评估筛选阶段

03

审核决策阶段

04

合同签订阶段

05

合作启动阶段

06

后续管理阶段

01

前期准备阶段

明确业务需求

了解供应链整体流程,包括采购、质量、物流、财务等环节。

梳理业务流程

确定导入目标

制定供应商导入的计划和目标,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与业务部门沟通,明确需要导入的供应商类型、业务范围及合作模式。

业务需求确认

供应商准入标准制定

制定供应商评估指标

根据业务需求,制定包括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设定供应商资质要求

制定供应商选择流程

明确供应商应具备的资质证书、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要求。

包括初步筛选、现场评估、样品测试等环节,确保选择优质的供应商。

1

2

3

基础信息收集模板设计

包括基本信息、财务状况、生产能力、质量认证等关键信息字段。

设计供应商信息模板

明确信息收集的责任人、渠道和方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制定信息收集流程

将收集的信息整理成数据库,便于后续的管理和查询。

建立供应商信息数据库

02

评估筛选阶段

对供应商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基本资质进行审查,确保供应商合法合规。

资质预审与初步筛选

资质文件审查

根据采购需求,设定初步筛选标准,如供应商的经营范围、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信誉度等,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初步筛选标准

将初步筛选结果进行汇总,形成初步供应商名单,并通知供应商进行下一步现场考察。

初步筛选结果

现场考察与能力验证

现场考察

对初步筛选合格的供应商进行现场考察,了解其实际生产、经营、技术等情况,确保供应商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

能力验证

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生产能力、技术实力、服务水平等进行综合验证,以确保其满足采购需求。

考察与验证结果

将现场考察与能力验证的结果进行汇总,形成评估报告,为综合评分与优先级排序提供依据。

综合评分标准

根据采购需求,制定综合评分标准,包括供应商的资质、信誉、技术、服务、价格等多个方面。

综合评分与优先级排序

优先级排序

根据综合评分结果,对供应商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中标候选供应商名单。

排序结果应用

将优先级排序结果应用于采购决策中,优先选择排名靠前的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采购质量和效益。

03

审核决策阶段

材料合规性审核

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审核供应商提供的资料

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公司采购政策以及法律法规要求。

审核产品合规性

检查供应商是否通过ISO9001等质量认证体系认证。

审核质量认证

风险评估与预案制定

评估供应商的经营风险

包括财务状况、市场信誉、生产规模等方面。

评估供应风险

制定风险预案

包括供货稳定性、交货周期、物流运输等方面。

针对潜在风险制定应急措施,确保供应链安全。

1

2

3

提交审核材料

由内部审批部门对供应商进行最终审批,决定是否合作。

审批决策

签订合同

审批通过后,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

将审核材料提交给内部审批部门,进行审批。

内部审批流程执行

04

合同签订阶段

合作条款协商确认

双方就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条款进行充分协商,达成一致。

01.

协商内容应明确具体,避免后续合作中出现纠纷。

02.

双方应就合作条款的变更、补充等事宜进行协商,并签订书面补充协议。

03.

合同模板规范化拟定

根据双方协商确认的合作条款,制定合同模板。

1

合同模板应合法合规,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

2

合同模板应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3

双方签署与备案存档

双方应在合同模板上签字盖章,确认合同内容。

双方应将签署的合同进行备案存档,以备后续查阅和纠纷处理。

双方应妥善保管合同,确保合同不被篡改、遗失或损毁。

05

合作启动阶段

供应商资料收集

根据供应商的需求,配置相应的系统参数和接口,确保双方系统能够无缝对接。

系统配置与对接

资源库建立

建立供应商资源库,包括供应商的分类、评估、管理等。

收集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资质证明、产品信息等。

资源对接与系统配置

操作规范培训指导

培训材料准备

准备详细的培训材料,包括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

培训方式选择

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如线上培训、线下培训或混合培训。

培训实施与考核

对供应商进行操作规范的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供应商能够熟练操作。

试运行计划制定

制定试运行计划,明确试运行的时间、范围和目标。

试运行与问题反馈

试运行过程监控

在试运行期间,密切关注供应商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问题反馈与处理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及时收集供应商的反馈意见,并尽快处理,确保试运行顺利进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