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功能性胃肠病 (2).ppt

发布:2025-05-12约3.65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功能性胃肠病(2)第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第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定义:是一组胃肠道功能紊乱综合征,具有腹胀、腹痛、腹泻及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慢性或反复发作,临床上无法找到可解释症状的病理解剖学或生物化学异常。涉及的部位包括咽、食管、胃、胆道、oddi括约肌、小肠和(或)大肠、肛门等,因症状特征而有不同命名。第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肠易激综合征第一节功能性消化不良第4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第5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定义:功能性消化不良(FD)指具有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感,伴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消化不良在普通人群中占19%~41%第6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因和发病机制一、运动障碍二、内脏高敏感性三、胃酸分泌四、Hp感染五、精神心理因素六、其他:脑力劳动、工作紧张、睡眠状况差,服用(NSAID)和饮食不当等第7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一、症状(1)上胃肠道消化不良症状: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部疼痛和上腹部烧灼感,伴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常以某一种或者某一组症状为主,在病程中症状也可以发生变化。以餐后饱胀、早饱感和上腹部疼痛最常见。(2)神经精神症状:可有失眠,焦虑,抑郁,恐惧,头痛,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疑病等。第8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体征无特异体征,部分病人有中上腹压痛。三、分型可分为两个临床亚型(罗马Ⅲ):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distresssyndrome,PDS)上腹疼痛综合征(epigastricpainsyndrome,EPS)两型可重叠临床表现第9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诊断标准(罗马Ⅲ)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如下(1)必须包括以下1项或多项:①餐后饱胀;②早饱感;③上腹痛;④上腹烧灼感。(2)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诊断和鉴别诊断第10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和鉴别诊断2.餐后不适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如下(1)必须包括以下1项或2项:①发生在进食平常食量后的餐后饱胀不适,每周发作数次;②早饱感使不能完成平常食量的进食,每周发作数次。*诊断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支持诊断的条件有:①上腹胀或餐后恶心、过度嗳气;②可同时存在上腹疼痛综合征。第11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和鉴别诊断3.上腹疼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如下

(1)必须包括以下所有条件:①至少中等程度以上的上腹疼痛或烧灼感,每周至少1次;②疼痛为间断性;③不放射或不在腹部其他区域、胸部出现;④排便或排气后不缓解;⑤不符合胆囊或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诊断。*诊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2)支持诊断的条件有:①疼痛可为灼烧样,但不向胸骨后传导;②疼痛常因进餐诱发或缓解,当也可发生在空腹状态;③可同时存在餐后不适综合征。第12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和鉴别诊断二、诊断程序FD为排除性诊断,首先应判断患者有无提示器质性疾病的消化不良“报警征象”,这些征象包括:消瘦、贫血、上腹部包块、频繁呕吐、呕血或黑便、年龄>40岁初发病、有肿瘤家族史等。对有报警征象者应进行彻底检查,以明确病因。对没有“报警征象”的患者,可选择基本的检查,如血常规、血沉、粪潜血试验、胃镜、上腹部B超等;或先予2~4周的经验性治疗观察疗效,对治疗无效者再安排进一步的检查,如肝肾功能、血糖、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腹部CT检查等,以及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有无精神心理障碍。必要时可选择胃功能检测、胶囊内镜和小肠镜检查。选择辅助检查要在全面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切忌“撒大网”。第13页,共3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和鉴别诊断三、鉴别诊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