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3236-2018_社区养老服务指南_安徽省.docx
ICS03.080
DB34
A12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236—2018
社区养老服务指南
Guidelineforcommunityservicefortheaged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3236—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宁国市民政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民政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国市民政局、宁国市社会福利院、合肥斯坦德尔德标准化管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牛彦、郑志芳、伍爱华、李琴、贺冉冉、丁林峰、刘璐、束道文。
I
DB34/T3236—2018
社区养老服务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区养老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设备设施配置、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评价与
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对其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进行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169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为60周岁及以上有生活照料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患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
经依法登记注册或,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机构,包括养老、家政、医疗护理及公益组织等延伸服务
部门。
4
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应具有相对独立、固定、专用的场所,保证服务活动环节的安全、整洁、卫
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应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的安全性,保证完好并能正常使用。
当老年人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告知紧急联系人并联系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并如实记录。
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应尊重老年人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
1
DB34/T3236—2018
4.2.1
4.2.2
4.2.3
度。
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应依法予以登记注册。
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具有与服务项目相匹配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
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应制定社区养老服务的行政管理、生活照料、后勤管理、质量监督等规章制
4.2.4
4.2.5
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宜使用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服务标志标识。
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应急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
老年人意外伤害应急预案;
a)
b)
c)
老年人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火灾应急预案。
4.2.6
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宜公示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信息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便于老年人了解,
公示信息应及时更新:
a)
b)
c)
d)
e)
f)
g)
营业执照;
服务项目;
收费标准;
规章制度;
工作流程;
服务承诺;
投诉方式。
4.3
服务人员
4.3.1
4.3.2
服务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服务人员应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医师、护士、康复治
服务人员应遵守社区养老服务职业道德,保护老年人隐私,尊重老年人的民族习惯、宗教信仰
和生活习惯。
5
6
2
DB34/T3236—2018
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用餐、送餐上门等服务。
6.1.4
午间休息
为社区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床位和社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全托床位等服务。
6.1.5
助浴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上门助浴、外出助浴等服务。
6.1.6
助行
包括但不限于陪同户外散步、陪同外出等服务。
6.1.7
代办
包括但不限于代购物品、代领物品、代办信函,文件收发事务、代缴费用等服务。
6.2
家政服务
6.2.1
助洁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居室清洁、物品清洁等服务。
6.2.2
洗涤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集中送洗、上门清洗等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门窗、纱窗、热水器、净水器、洗衣机、电脑、灯具等的安装维修以及下水管道的疏
通等服务。
7
3
DB34/T3236—2018
7.1
7.2
7.3
评价原则
评价活动应遵循客观、独立、公正、效率的原则。
评价主体
主要包括机构自我评价、服务对象评价、委托第三方组织评价。
评价依据
7.3.1
7.3.2
7.3.3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的服务宗旨和目标。
接受服务老年人的满意度、家庭/监护人满意度、服务时间准确率、有效投诉结案率等。
7.4
评价方法
7.4.1
基于服务对象的评价方法以下:
a)
意见征询(上门、电话、信件、网络、实地查看);
投诉问询记录;
b)
c)
服务对象流失分析。
7.4.2
基于服务机构的评价方法如下:
员工报告和调查;
a)
b)
c)
服务数据记录分析;
质量检查。
7.4.3
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价。
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对外公布投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