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仓库装卸操作流程与装卸工管理制度.doc

发布:2025-05-11约4.7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更多高质量文档请联系。

仓库装卸操作流程与装卸工管理制度

一、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仓库内货物的装卸操作流程,提升作业效率,保障货物及人员安全,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货物损坏与安全事故,特制定本《仓库装卸操作流程与装卸工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统一操作标准:明确装卸作业流程,规范装车、卸车、搬运、堆码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行为。

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制度化管理,加强装卸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预防事故发生。

提升作业效率:通过科学流程设计与人员管理,提高货物流转效率,降低差错率。

落实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及应承担的责任,便于监督执行与责任追溯。

促进现场管理优化:保障仓储现场整洁、有序、安全,建立可持续改进机制。

本制度不仅适用于日常装卸作业管理,也可作为新员工培训、安全教育和操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仓储区域内涉及货物搬运、装卸、分拣、堆码、分类、贴标、包装补强等作业活动,涵盖以下对象:

正式员工:包括仓库内专职装卸人员、叉车司机、装卸操作员、班组长及其他参与装卸作业的员工。

临时工及劳务派遣人员:凡参与公司仓库装卸工作的短期用工、临时用工,必须接受本制度管理。

外包装卸服务团队:由公司外聘、委托第三方进行装卸作业的单位及人员,也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内容。

作业区域:适用于公司所属的所有仓库、堆场、月台、装车区、卸货区、货物分拣及暂存区域等作业场所。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仓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与监督执行。凡违反本制度规定,视情节轻重,依照公司相关制度予以处理;构成事故或经济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三、仓库装卸操作流程

3.1装卸作业基本原则

为确保货物安全与人员作业效率,所有装卸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实用作业原则:

轻拿轻放:尤其是易碎、易损和精密物品,严禁抛甩、滑放、踢踹等粗暴搬运行为。

垛形规整:堆码必须横成行、竖成列、垛形垂直,标签朝外、箭头向上,确保稳定、美观、便于查找。

大不压小,重不压轻:按包装耐压等级合理堆放,底层承重不超限;重货放下层,轻货在上层。

货物分类清晰:不同客户、批次、品类的货物应明显分开,禁止混放;可使用隔离条、标识牌区分。

堆码高度合理:根据货物抗压强度、包装情况和作业安全要求控制垛高,一般不超过1.8米;禁止超高、倾斜堆码。

预留作业通道:堆放间距不得少于0.5米,便于叉车和手推车进出,严禁堵塞通道。

3.2装卸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效率与安全,必须逐项落实以下操作细节:

(1)了解仓库布局与货位安排

每位新入职装卸人员必须熟悉仓库区域划分及各区域功能(如收货区、发货区、暂存区、异常品区等)。

操作前明确目标货位,避免临时查找浪费时间或放错货。

(2)检查作业工具与设备状态

叉车:检查电量、刹车、升降系统、报警装置是否正常。

手推车(老虎车):轮子转动是否顺畅、有无卡顿。

绑带、护角、缓冲垫、托盘等辅助工具准备齐全,不缺不坏。

PPE穿戴:确认穿戴安全帽、安全鞋、反光背心等,防止作业中受伤。

(3)确认作业任务与货物信息

核对装卸清单、批次号、数量、特殊要求(如易碎、温湿度限制)。

和操作员沟通作业顺序与重点注意事项,特别是贵重、异形或特殊要求货物。

3.3装卸作业标准流程

(1)货物卸车流程

开车厢门前,先试探性开启,防止货物倾倒伤人。

卸车前先观察货物状态,发现包装破损或异常要立即上报。

优先卸载顶部轻货,顺序从上至下、由内到外。

使用叉车卸货时,货物必须居中对齐叉臂、进叉到底再起升;指挥人员要站在安全区域并协助看位。

无托盘货物需人工协助托举,不得直接用叉臂插货底。

卸下货物要立即分类堆放到指定区域,并保持堆码整齐,标签朝外。

(2)货物搬运流程

短距离移动可用手推车,注意载重限制及货物稳定性。

遇大件货物搬运,必须两人以上协同操作。

不得拖拉货物在地面滑行,也不得远距离抛接。

圆形、滚动物资搬运时,下方必须垫板或止滚木块。

(3)货物装车流程

确认装车顺序与车厢空间,先装重货、靠前装;轻货、易碎货后装,靠后靠上。

每层之间可加垫板或护角,防止重货压坏下层货物。

装车过程中,货物应前后紧靠、左右平衡、重心居中靠前。

货物间空隙用纸皮、泡沫垫等塞实,防止行车过程中晃动倾倒。

易碎、贵重品需靠车厢内部并做好软包防护,不得靠近车门。

装车完毕后,确认货物全部装载、无遗漏或错装,并由操作员检查车厢门封闭是否牢靠。

3.4装卸作业安全操作规范

(1)常规安全要求

作业前必须穿戴好安全帽、防滑安全鞋、反光背心等防护用品。

作业现场严禁吸烟、打电话、追逐打闹,保持注意力集中。

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安全标识,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

任何人发现货物倾斜、堆垛不稳、通道被堵,必须立即处理或上报。

发现货物破损、短缺、标签错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