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案 第2课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述(二).pdf
课题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课时2课时(90min)
(1)了解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2)了解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3)理解儿童音乐教育的内涵
(4)了解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
(5)了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了解音乐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音乐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
(2)理解学前儿童教育的内涵,掌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儿童音乐教育的内涵
(2)正确理解儿童音乐教育开展对儿童的作用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与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学习软件预习本节课要讲的知识
课前任务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讲述案例“神童莫扎特”(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
案例导入(1)莫扎特是如何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兴趣的?
(2)莫扎特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其成为伟大的作曲家有何影响?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举手回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讲解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的相关知识
第二节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
一、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
(一)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1.促进学前儿童大脑的而发展
音乐实践活动具有分析、抽象和整体理解加工功能以及锻炼和促进大脑机能发展功能,完全可以同时促进
传授新知儿童左右脑机能的发展,进而使儿童的大脑协同运作能力得以最优发挥。
2.促进儿童运动能力的提高
学前儿童的音乐活动往往伴随着身体运动。学前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的动作表演和乐器演奏活动中,锻炼
了身体各部分肌肉、骨骼和韧带,提高了神经系统反应的速度和协调能力,增强了心肺等器官的耐受力;在歌
唱活动中,儿童的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呼吸器官的发育等也可以得到有效地促进。
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利用音乐教育活动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提高学前儿童的身体运动能力。
3.促进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
良好的音乐教育活动能满足学前儿童的心理需求,并直接引发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例如,在交往成分
1
较多的音乐活动中,儿童可获得被接纳的需求;在想象、创造成分较多的音乐活动中,儿童可获得自我价值实
现的需求;随乐合拍的音乐活动使儿童天生好动的需求得到满足,进而促使其体内能量的消耗。这些因需求的
满足而带来的愉快情绪体验,都能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二)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前儿童语言与认知的发展
1.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材料中的歌曲和诗歌等含有很多优秀的艺术性语言,学前儿童可有效地积累词汇,
增强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儿童学唱歌曲时,要求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这无疑有利
于培养儿童口齿清晰的口语表达习惯。
此外,由于音乐与语言均有高低、强弱、快慢、音色变化等声音因素,如果语言发展有缺陷的儿童(如口
吃等)经常听音乐,可以使他们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