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心理健康和德育测考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心理健康和德育测考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情绪状态属于积极情绪?()
A.焦虑
B.愤怒
C.喜悦
D.悲伤
答案:C
解析:积极情绪是能带来愉悦感受、有助于个体成长和发展的情绪。喜悦会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属于积极情绪。而焦虑是对未来不确定情况的担忧;愤怒通常是在遇到挫折或被侵犯时产生的激动情绪;悲伤则是因失去、不如意等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所以本题选C。
2.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立刻与对方争吵,争出对错
B.不理会对方,从此不再交流
C.冷静下来,尝试沟通解决问题
D.找其他同学一起孤立对方
答案:C
解析: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立刻争吵可能会使矛盾激化,不利于问题解决,A选项错误;不理会对方,从此不再交流,这样无法化解矛盾,还可能导致关系进一步恶化,B选项错误;找其他同学一起孤立对方是不道德且不利于集体和谐的行为,D选项错误;而冷静下来,尝试沟通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找到矛盾的根源并解决,所以C选项正确。
3.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努力克服,这体现了哪种良好的心理品质?()
A.自尊心
B.自信心
C.意志力
D.好奇心
答案:C
解析:自尊心是个体对自己价值的一种认识和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信任;好奇心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而意志力是指一个人自觉确定目标,据此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努力克服,正体现了意志力,所以选C。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德育的内容?()
A.爱国主义教育
B.科学知识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
D.社会公德教育
答案:B
解析:德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集体主义教育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社会公德教育让学生遵守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而科学知识教育主要侧重于传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属于德育内容,所以选B。
5.当你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老人没有座位时,你应该()
A.假装没看见
B.自己坐着不动,等别人让座
C.主动起身给老人让座
D.觉得老人应该自己站着
答案:C
解析:在公共场合给老人让座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德和道德行为。假装没看见、自己坐着不动等都是不道德的表现,没有体现出对老人的关爱和尊重。我们应该主动起身给老人让座,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所以选C。
(二)多选题
1.以下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
A.进行体育锻炼
B.听音乐
C.与朋友倾诉
D.暴饮暴食
答案:ABC
解析: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释放身体内的压力荷尔蒙,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缓解紧张情绪;听音乐能够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让我们从压力情境中解脱出来;与朋友倾诉可以分享自己的烦恼,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减轻心理负担。而暴饮暴食不仅不能真正缓解压力,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导致肥胖、肠胃疾病等,所以本题选ABC。
2.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相互尊重
B.相互理解
C.相互包容
D.相互利用
答案:ABC
解析:相互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只有尊重对方的想法、感受和权利,才能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相互理解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减少矛盾和误解;相互包容可以接纳对方的不足和缺点,使关系更加和谐。而相互利用是一种功利性的交往,并非真正的良好人际关系,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情感,所以选ABC。
3.以下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有()
A.爱国
B.敬业
C.诚信
D.友善
答案:ABCD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要求公民热爱自己的国家,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敬业强调对工作和事业的认真负责、勤奋努力;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言出必行;友善倡导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所以ABCD都正确。
4.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形式有()
A.主题班会
B.社会实践活动
C.品德课教学
D.校园文化建设
答案:ABCD
解析:主题班会可以围绕特定的德育主题,如爱国主义、文明礼仪等,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增强德育意识;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德育的内涵;品德课教学是系统传授道德知识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如张贴励志标语、开展文化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