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粤教版课时训练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docx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课时训练
1.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2.在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这条纸带上的点两端较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B.木板倾斜程度太大
C.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斜角太小
D.小车受到的阻力较大
3.某人用手将一质量为1kg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升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g取10
A.手对物体做功12J
B.合力对物体做功12J
C.合力对物体做功2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4.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0~1s内,合外力做正功
B.在0~2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
C.在1~2s内,合外力不做功
D.在0~3s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
5.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移到Q点,如图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
A.mgLcosθB.mgL(1-cosθ)C.FLsinθD.FLcosθ
6.人骑自行车下坡,坡长l=500m,坡高h=8m,人和车总质量为100kg,下坡时初速度为4m/s,人不踏车的情况下,到达坡底时车速为10m/s,
A.-4000JB.-3800JC.-5000D.-4200J
7.质量为1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取g=10m/s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4s
D.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2。5s
8.某同学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将纸带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的地方,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得到的纸带如图2所示,O点为计时器打下的第1个点,该同学对数据进行了下列处理:取OA=AB=BC,并根据纸带算出了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0。12m/s,vB=0。17m/s,vC=0.21m/s,根据以上数据你能否大致判断W∝v2?
9.(创新题)在2008年8月19日的北京奥运会跳高比赛中,俄国选手斯林诺夫以2。36m的成绩夺得金牌.斯林诺夫在比赛中从地面起跳后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跃过横杆后落下,为了避免对其的伤害,在斯林诺夫落下的地方设置一片沙坑.斯林诺夫质量为60kg,身高为1。84m,斯林诺夫从距地高度为1.90m的横杆上落下.设斯林诺夫开始下落的初速度为零,他的身体直立落地,双脚在沙坑里陷下去的深度为10
(1)斯林诺夫在接触沙坑表面时的速度大小;
(2)沙坑对斯林诺夫平均阻力的大小.(取g=10m/s
10.(2009·高考安徽理综卷,24)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如图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三个圆形轨道组成,B、C、D分别是三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C间距与C、D间距相等,半径R1=2。0m、R2=1.4m.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左侧A点以v0=12.0m/s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A、B间距L1=6。0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圆形轨道是光滑的.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重力加速度取g=10m/s2,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试求:(1)小球在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由功的定义W=Fscosα可知,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选项A正确;若合外力不为零,而与位移方向垂直时,做功仍为零,而加速度却不为零,因而选项B、C、D皆错.
2.答案:D
解析:阻力较大导致小车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使纸带上的点两端较密,中间疏.
3。答案:B
解析:这个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W1=mgh=10J,D正确;由动能定理知,合力对物体做的功W=Ek2-Ek1=2J,B错误,C正确;手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