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河南省洛阳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docx
2010-2023历年河南省洛阳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空气质量的好坏,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
A.沙漠远近影响
B.人类活动影响
C.气压高低影响
D.风力大小影响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该题考查影响空气质量高低的因素。
2.读图,回答问题。(8分)
(1)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可以看出此大陆东岸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因此C为?????气候,可以判断此大陆为?????大陆。
(2)此大陆纬度40°一60°的西岸分布的A为?????????????气候,B为???????????气候。
(3)终年炎热少雨的是????????????气候,大陆内部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寒带气候分布于
圈以北地区。
(4)从图上可以看出,此大陆主要共有?????种气候类型。
参考答案:
(1)温带季风?亚欧
(2)温带海洋性,地中海
(3)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北极
(4)8试题分析:(1)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
(2)A温带海洋性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B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
(3)图中终年炎热少雨的是热带沙漠气候,大陆内部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分布于北极圈以北地区。
(4)亚欧大陆气候复杂多样,从图上可以看出,此大陆主要共有8种气候类型。
考点:该题考查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3.大陆漂移说中世界海陆分布格局变化的顺序(由早到晚)正确排列的是???(???)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认为,很早以前,地球表面的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发生了分裂,慢慢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的海陆分布状况,所以C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
4.读图,回答问题。(8分)
(1)甲图所示为?????聚落,乙图所示为?????聚落。乙地居民从事行业是?????和?????。
(2)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
(4)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
参考答案:
(1)乡村?城市?工业??服务业
(2)地势平坦;山间(沿河)平原
(3)B?两河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4)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试题分析:
(1)甲图所示为乡村聚落,乙图所示为城市聚落.乙地居民从事行业是工业和服务业。
(2)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地形平坦开阔。
(3)丙图中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B,理由是该地位于两河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4)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考点:该题考查聚落的形成。
5.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布在???(???)
A.地壳内部稳定地带
B.地球上有裂隙的地带
C.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D.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所以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考点:该题考查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6.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是???(???)
A.全年温和湿润
B.全年寒冷干燥
C.全年炎热干燥
D.全年高温多雨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全年高温,年均气温26℃左右,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丰富。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7.小明假期跟随父母到某地旅游,他发现这里的居民皮肤白、波状发,色浅、鼻梁高、嘴唇薄,游览过程中可见到规模宏大的尖顶宗教建筑,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小明旅游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A.亚洲中部
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
D.亚洲东部
【小题2】旅游地居民大多属于???(???)
A.黄种人
B.黑种人
C.混血种人
D.白种人
【小题3】旅游地居民的语言是???(???)
A.英语
B.汉语
C.阿拉伯语
D.日语
【小题4】由宗教建筑可以判断当地居民主要信奉???(???)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喇嘛教
参考答案:
【小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