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df
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使公司建立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充分、有效识别并控制施工生产、活动和服务
中存在的风险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施工和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和可望施加影响的危害因素的识别
与评价。
3职责和权限
3.1总工程师负责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的领导实施工作并负责关于主要危险源
及不可接受风险控制管理方案的审批。
3.2技术质安部负责组织识别公司的危险源负责下发《危险源辨识调查表》
汇总确认各部门、项目部危险源的辨识结果组织风险评价发布公司《危险源辨识
与风险评价表》并从中确定公司范围内不可接受风险的收集、汇总建立发布公司《不
可接受风险及其控制措施清单》。
3.3设备公司负责组织识别施工机械设备运行存在的危害因素填写《危险源辩
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并报给技术质安部。
3.4办公室负责公司办公楼存在的危害源辨识填写《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调
查表》并报给技术质安部。
3.5各专业公司、施工项目部分别负责本单位危害的辨识与风险的控制填写《危
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并上报公司技术质安部并建立本单位《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4工作程序
4.1准备
4.1.1各单位需成立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工作小组。各专业公司、项目部生产副经理
(无生副产经理时由项目经理/专业公司经理组织)组织各专业人员(含办公室、材料、
设备、技术、安全等)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场地布置、施工作业工艺等对该项目进行
危害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作业区域和生活区辨识结果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表》报技术质安部汇总。
4.1.2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主要人员应接受过专业培训由各专业公司、项目部办
公室会同人力资源部组织进行。
4.2工作步骤
4.2.1选择施工现场或作业活动、产品和服务。
4.2.2识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危害。
4.2.3危害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4.2.4确定不可接受风险。
4.3选取活动、产品和服务需考虑
4.3.1各类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及施工工艺。
4.3.2作业人员的作业活动。
4.3.3设备设施的安装、维护、拆除、运行。
4.3.4有毒有害材料、物质的使用、贮存。
4.4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类
4.4.1危害的分类
按GB/T13816-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可将生产过
程中的危险因素分为6类。即:物理类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
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其他
危险、危害因素。具体内容见附件。
4.4.2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
(1)询问和交流;
(2)现场观察;
(3)查阅有关记录;
(4)获取外部信息;
(5)安全检查表等。
4.4.3在识别危险因素时应考虑:
a)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覆盖过去、现在和将来;
覆盖作业活动中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所有进入施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活动;服务过程
运作、后续服务过程中能控制和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相关方要求)各个方面,识别
出潜在事件和紧急状况;
c)人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如人员素质、人员意识、操作规程、经验。
d)已识别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人员健康安全产
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