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df
危辨控制序
源、评和风险程
险识价
编制:
:
审核
:
批准
颁布日期:2020年01月10日实施日期:2020年01月25日
目录
面1
目录2
1.0目的4
2.0范围4
3.0职责4
4.0工作程序3
4.1危险源辨识3
4.2风险评价的实施6
4.4危险源的评审更新8
5.0相关文件9
6.0相关记录9
文件修定履历表8
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1.0目的
通过制订本程序,以明确公司进行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的方法,保证危险源辨识的完整
性及评价的科学性。
2.0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危险程度评价及相应危险控制措施的制订。
3.0职责
3.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危险源的辨识;
3.2企业管理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危险源评价,并对不可接受危险源汇总。
4.0工作程序
4.1危险源辨识
4.1.1危险源辨识活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1.1三种状态:
1)正常状态一部门日常管理活动及服务提供活动。
2)异常状态一有计划但不是经常发生的活动。
3)紧急状态一可预见性,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活动。
4.1.1.2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4.1.1.3六种类型(参考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险源分类与代码》):
物理性危险源
化学性危险源
生物性危险源
心理、生理性危险源
行为性危险源
其他危险源
41.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程序应考虑: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
——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
不利影响的危险源;
——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
——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
响;
—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
——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
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4.1.3进入作业现场及物业所有人员的活动:包括公司员工、相关方人员及租户。
4.1.4设备设施:包括公司及相关方带入现场的设备设施。
4.1.5危险源辨识的步骤:
4.1.5.1企业管理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供
《危险有害因素调查表》等记录清单;
4.1.5.2各部门相关人员确定本部门各项活动中涉及的人员、设备、工艺设施、用电、环境
情况、安全标志、可能的事故、可能的事件、劳动防护用品、饮食卫生、消防、物资、±
建施工、顾客、相关方、特殊气候、工作时间等因素,对存在危险源进行充分辨识,并
记录在《危险有害因素调查表》中。
4.1.5.3企业管理部对《危险有害因素调查表》进行检查,对描述不规范,遗漏,重复,错
误地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