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表现手法我的.pptx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排比、用典、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叙事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角度的变化、白描、工笔等。表现手法:赋、比、兴;衬托、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想象等。3、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一、修辞手法1、比喻2、拟人3、对偶4、对比5、夸张6、用典7、双关8、互文9、反问10、设问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01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0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0304“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05
以春水比喻愁绪,化抽象为具体,写出愁绪之浓。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请指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将荷叶比作碧伞,生动形象,从而传达出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020103050604
比喻作用:生动、形象的突出物的特征,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
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A“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平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B修辞方法C前两句用到了什么修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D(一)比喻
雨后池上
刘攽(bān)问题:这首诗用哪些手法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0102
a比喻,b水面好像轻轻磨过的镜面一样,c形象生动地d表现水面的清澈平静。e表达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01a动静结合,以动衬静。b“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是静态,“垂杨舞”“万点声”等是动态。本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c突出了d雨后池塘的平静。e表现作者雨后观自然的怡然心态。02参考答案
登金陵凤凰台①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②半落青天外,一水③中分白鹭洲。总为④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释】①凤凰台:在南京凤凰山。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许多凤凰飞集此山,因而筑台称凤凰台。一说天宝年间,李白被逐出长安,到金陵游历时写下此诗。②三山:山名,在南京市长江边。③一水:指秦淮河。1、“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如何理解本诗末句中“愁”字的?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步)“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第二步)通过这种比喻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步)一个“愁”字,既包含着遭贬的悲凉,又蕴藏着失意的幽愤。(第一步)表达皇帝受奸臣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的伤痛,以及对“安史之乱”后,唐朝局势动荡的不安与担忧,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渴望得到重用一展抱负的情怀。(第二步)
“柳条藤蔓”用拟人化的“系”的动作挽留主人,从而表现主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01作者把海棠写成了一个睡美人,突出了海棠的高洁美丽,以及作者对海棠的喜爱之情。02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03戎昱《移家别湖上亭》04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05苏轼《海棠》06请指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析】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壹贰(二)拟人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