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ppt

发布:2024-03-31约6.47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举例:(1)眼前为实,过去(回忆)为虚。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实写)往事知多少(虚写)。小楼昨夜又东风(实写),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虚写),只是朱颜改(实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第3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眼前为实,未来(想象)为虚。如柳永《雨霖铃?》?上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为虚,其余为眼前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写,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第33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问: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第34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作用:激发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有助于作者情感的表现。第35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练习: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第36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上片: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下片: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整首诗虚实结合激发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第37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动静1.定义: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也有动静结合。第38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举例: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作用:使行文富于变化而不单调,突出对象动或静的特点。第39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七、联想想象1.定义: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第40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第41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2.作用:留下空白,激发想象,增强吸引力。第4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第43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第44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本诗运用想象的手法,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激发想象,增强吸引力。第45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八、托物言志①定义: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②题材:咏物诗例1: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第46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墨梅外表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诗人借墨梅表达了自己鄙薄流俗,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第47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13年高考题

第48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