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四 七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单元 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课件.ppt
*导入《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21己亥杂诗(其五)学习目标12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阅读目标情感、哲理: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重点3背诵、运用:背诵这五首诗歌,并用楷书默写下来,体会书写的美感,学会在写作中通过引用诗句增加文采。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三重点,涉及积累拓展四、五立德树人激发对自然、生命、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做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等。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己亥杂诗》(其五)选自《龚自珍全集》。清道光十九年(1839),龚自珍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共写成七言绝句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这首诗是第五首,是诗人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背景资料预习资料速查文体知识预习资料速查律诗律诗起源于南朝,成熟于唐初。律诗每首八句,每句字数相同,分为五言、六言和七言,简称五律、六律和七律。六律较少见。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计四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颔联、颈联都必须是对偶句。己亥()hài文言知识积累重点字·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从本课中找出哲理句并分析其含义。内容哲理情感预习思考问题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导思1导思3关键词:献身精神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课文整体感知简要概括课文主旨。《己亥杂诗》(其五)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和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献身精神。板书设计己亥杂诗(其五)叙事抒情移情议论家国之忧甘愿奉献离开京城,远离朝廷化作春泥,护育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