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五四 七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单元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ppt

发布:2025-05-07约1.08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导入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21登幽州台歌学习目标12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阅读目标情感、哲理: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重点3背诵、运用:背诵这五首诗歌,并用楷书默写下来,体会书写的美感,学会在写作中通过引用诗句增加文采。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三重点,涉及积累拓展四、五立德树人激发对自然、生命、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做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zǐ)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最为杰出,有《陈子昂集》传世。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登幽州台歌》选自《陈子昂集》,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契丹。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陈子昂多次向其进言,武攸宜皆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陈子昂接连受到挫折,报国宏愿成为泡影,适逢登上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的故事,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背景资料预习资料速查文体知识预习资料速查律诗律诗起源于南朝,成熟于唐初。律诗每首八句,每句字数相同,分为五言、六言和七言,简称五律、六律和七律。六律较少见。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计四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颔联、颈联都必须是对偶句。怆()然涕()下chuàng文言知识积累重点字·tì1.前不见古人()2.后不见来者()文言知识积累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向前名词作状语,向后·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从本课中找出哲理句并分析其含义。内容哲理情感预习思考问题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导思1导思3关键词:怀才不遇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课文初读感知读法指导划分古体诗朗读节奏时,一个语意为一个停顿。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课文整体感知简要概括课文主旨。《登幽州台歌》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写了诗人登楼远眺时吊古伤今的感慨,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苦闷悲愁的情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