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繁星(一三一)》教学设计.docx
2025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繁星(一三一)》教学设计
项目
内容
教材分析
《繁星(一三一)》出自冰心的诗集《繁星》,是统
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此单元聚焦诗歌,旨在培育学生的诗歌鉴赏力与创作兴趣。《繁星 (一三一)》以大海为核心意象,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将星星、花朵与大海的波涛关联起来。诗句简洁却饱含深情,不仅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热爱,更借大海隐喻母爱,展现出母爱的深沉与广阔。这为学生体悟诗歌的语言魅力、情感深度及独特意象构
建,提供了绝佳范例,有助于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独特韵味。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积累一定语文知识,有初步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事物兴趣浓厚,且接触过一些诗歌,具备基础的诗歌朗读能力。不过,现代诗歌的意象丰富、情感含蓄,对他们而言理解起来有难度,在挖掘诗歌深层含义、体会复杂情感方面需要引导。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意识逐步增强,但在诗歌鉴赏方法
项目
内容
和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上有待进一步提升。
教学目标
1.学生会认“涛”等生字,正确书写“涛”等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繁星(一三一)》。
2.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大海的热爱以及借大海抒发的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3.感受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诗歌鉴赏能力,了解现代诗歌特点。
4.学习诗歌中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诗歌字面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节奏与韵律,熟读成诵。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中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所蕴含的强烈情感,理解其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透过对大海的描写,深入领会诗人对母爱深沉的赞颂,走进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项目
内容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讲解生字、诗歌重难点知识)、朗
读法(以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如展示大海图片、播放海浪声音等,
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歌氛围)、问题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诗歌)
学法:自主学习法(自主预习生字词、初读诗歌)、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诗歌内涵、修辞手法表达
效果等)、朗读感悟法(在朗读中体会诗歌情感、韵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大海相关图片、视频,诗歌朗读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活动:播放大海波涛汹涌、平静如镜等不同状态的视频,同时播放海浪声作为背景音乐。视频结束后,提问:“同学们,看了这样的大海,听着海浪的
项目
内容
声音,此刻你们脑海中浮现出哪些词语或句子来形容大海?”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倾听海浪声,积极思考,踊跃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大海的印象,如“波澜壮阔”“一望无际”“大海像一位神秘的巨人”等。
3.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听冲击,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唤起他们对大海的已有认知和情感体验,为理解诗歌中关于大海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做好铺垫,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二、初读诗歌,扫清障碍(10分钟)
1.教师活动:布置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之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涛”,讲解其读音、字形(左右结构,右
边“寿”字的笔画注意事项)、字义(大的波浪),
并进行范写,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3-5遍。接着,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名几位学生分段朗读,其他同
项目
内容
学认真倾听,读完后从读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等方面进行评价。
2.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诗歌,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跟随教师的讲解,认真观察
“涛”字的书写,在练习本上书写并记忆。在同学朗读时,仔细倾听,积极参与评价,指出朗读中的优点与不足。
3.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初步接触诗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对生字的详细讲解和书写指
导,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生字。学生在评价同学朗读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诗歌语句的感知,为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奠定基础。
三、精读诗歌,理解内涵(15分钟)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逐句研读诗歌。出示诗句“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
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提问:“从这几句诗中,你们看到了哪些事物?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这些事物?”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
项目
内容
内交流讨论。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2.学生活动: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观察诗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