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pdf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难点]
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村晚》。
3.能想象《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
的乐趣。重(难点)
一、从题目入手,初步感知
1.揭题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与儿童生活有关的古诗。
2.指名读三首古诗的诗题,引导学生从题目中大致了解诗的内容。
(1)引导学生理解《四时田园杂兴》这一题目的意思。
①引导学生理解四时”杂兴”的意思。(四时.”就是一年四季,”杂
兴”指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②简介作者范成大及《四时田园杂兴》组诗的内容。
③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事?请在读古诗的时
候找一找答案。
2()引导学生理解《稚子弄冰》这一题目的意思。
①让学生说说弄冰”的意思。
②相机指导学生学习稚”字。提示学生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意思,还可
以组词幼稚”稚嫩”帮助学生识记。
③组织学生交流:诗题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小孩子玩冰的事)
(3)引导学生交流《村晚》这一题目的意思:你从诗题知道了什么?(诗的
背景是夜晚的村庄)
二、初读古诗,大致了解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回忆七言诗的朗读节奏。
2.学生自由读三首古诗,教师提示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边读边思考:三
首诗分别写了儿童的什么活动?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学生反复练习,读准字音。教师相机点拨:昼”稚”都是翘舌
音;耘”可以结合形声字规律识记。
2()学生自主交流要写好本课的字需要注意些什么。教师相机范写,指导书写
要点。
(3)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供”。
①教师出示两组词,让学生读一读,借助组词区分读音:供奉、供认、供职;
供给、提供、供应。
②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指导供”在这首诗中是从事”的意思,读第四声。
4.检查古诗朗读情况,相机纠正朗读节奏。
5.引导学生交流对古诗的初步理解。
(1)提问:三首诗分别写了哪种儿童的生活?(童孙、稚子、牧童)
2()追问:他们都有一些怎样的活动?(童孙学种瓜,稚子弄冰,牧童横牛
背、信口吹笛)
三、通过比较阅读,深入研读两首古诗
1.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感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一)描绘的繁忙景象。
(1)引导学生说说插图画了什么内容,找到对应的诗句。
预设:图中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人们都在田间劳作,两个孩子在靠近树的地方
学种瓜。对应的诗句是“也傍桑阴学种瓜”。
预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一)写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而《村晚》则
是一派悠闲的状态。
4.引导学生走进儿童内心,体会其中的乐趣。
(D学生再次朗读两首诗。
2()组织学生交流:诗中写了儿童的哪些活动?诗人笔卜的儿童给你一种怎
样的感觉?
预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一)写了童孙“学种瓜”,觉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