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51T 1105-2010 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技术规范.pdf

发布:2025-05-07约7.3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备案号:28195-2010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105—2010

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PreventionandControlNormforAnimalHydatidosis

2010-06-01发布2010-07-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105-201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诊断1

5疫情报告2

6疫情处置2

7防治3

8免疫3

附录A(规范性附录)犬科动物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剖检方法4

附录B(规范性附录)犬棘球绦虫粪抗原检测5

附录C(规范性附录)牛羊血清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6

DB51/T1105-2010

前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勇、毛光琼、阳爱国、张永宁、郭莉、陈斌、张代芬、吴宣、李春、邓永强、

邢坤、罗毅

DB51/T1105-2010

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动物棘球蚴病(包虫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置、防治技术。

本规范适用于四川省境内从事犬类和家畜饲养、屠宰、加工以及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013包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棘球蚴病(包虫病)AnimalHydatidosis

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疾病,在我国有两种,即囊型包虫病和的泡型

包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多种动物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3.2

囊型包虫病CysticHydatidDisease(CHD),CysticEchinococcosis(CE)

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granulosus)的幼虫寄生而引起的疾病。

3.3

泡型包虫病Alveolarh\HydatidDisease(AHD),AlveolarEchinococcosis(AE)

由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multilocularis)的幼虫寄生而引起的疾病。

4诊断

4.1流行特点

该病病原是棘球绦虫(Echinococcus)。分为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多房棘球绦虫

(E.multilolocularis)、少节棘球绦虫(E.oligarthus)、福氏棘球绦虫(E.vogeli)、石渠棘球绦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