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51T 1126-2010 白乌鳢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鱼  .docx

发布:2025-04-22约2.8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B

备案号:28216-2010

四川

DB51

省地方标准

DB51/T1126—2010

白乌鳢养殖技术规范食用鱼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OpniocepnalusArgusVarKimuraculture-Ediblefish

2010-06-08发布2010-07-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1/T1126—201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环境条件 1

4食用鱼饲养 1

5饲料与投喂 2

6鱼病防治 2

II

DB51/T1126—2010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水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水产局、四川省内江市水产渔政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志航、张发杨、李全胜、唐燕、吴小兰、李明良。

1

DB51/T1126—2010

白乌鳢养殖技术规范食用鱼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乌鳢(OpniocepnalusargusvarKimnra)食用鱼饲养、饲料与投饲和病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白乌鳢的池塘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2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008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

3环境条件

3.1产地要求

养殖场地的环境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

3.2养殖用水

3.2.1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3.2.2养殖池水质

养殖池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3.3池塘条件

池塘以符合表1条件为宜。

表1池塘条件

面积m2

水深m

底质

池水透明度cm

淤泥厚度cm

2000~3000

2.0~2.5

池底平坦,壤土、沙壤土

30~40

≤20

4食用鱼饲养

4.1鱼种来源

来源于国家批准的原(良)种场,并经检疫合格。

4.2鱼种质量要求

体形正常,鳍条、鳞被完整,体表光滑,体质健壮,游动活泼。畸形率和损伤率小于1%,规格整齐。

4.3鱼种消毒

放养前鱼种应进行消毒,常用消毒方法有见表2.

2

DB51/T1126—2010

表2鱼种常用消毒方法

用药名

方法

3%食盐水溶液

浸浴3min~5min。

1%食盐加1%小苏打溶液

浸浴5min~10min。

20PPM~30PPM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

浸浴10min~20min。

5PPM~10PPM高锰酸钾

浸浴5min~10min

4.4鱼种放养

4.4.1单养放养密度

3㎝~5㎝的鱼种6000尾/667㎡~9000尾/667㎡,10㎝~15㎝的鱼种3000尾/667㎡~6000尾/667㎡。

4.4.2混养的放养密度

根据与不同鱼种混养而定。以鲢鳙鱼成鱼养殖为主的,混养白乌鳢10㎝~15㎝的鱼种50尾/667㎡~100尾/667㎡。以鲤鲫鱼成鱼养殖为主的,混养白乌鳢10㎝~15㎝的鱼种100尾/667㎡~200尾/667㎡。

4.5日常管理

早晚巡视,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水质变化、水位变化情况,检查进出水口设施和池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按《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做好记录。按(2003)第[31]号令执行。

5饲料与投喂

5.1饲料营养要求

要求使用人工配合饲料,饲料应符合NY5072的规定。可投喂小鱼虾、蚯蚓等鲜活饵料。

5.2投喂次数及投喂量

每天2次,上午8:00~9:00,下午5:00~6:00,配合饲料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4%,鱼虾等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10%,并根据水温、天气、鱼体大小及吃食情况(有无残饵)灵活掌握。

6鱼病防治

6.1预防

6.1.1鱼苗、鱼种引进要严格进行检疫和消毒。

6.1.2养殖池及工具应严格消毒。

6.1.3根据白甲乌鳢的生活习性和发病规律,创造良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