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51T 1132-2010 泥鳅养殖技术规范 食用鱼 .docx

发布:2025-04-21约3.3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150B52

备案号:28222-2010

四川

DB51

省地方标准

DB51/T1132—2010

泥鳅养殖技术规范食用鱼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OrienlalWeatherfishculture-Ediblefish

2010-06-08发布2010-07-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1/T1132—201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环境条件 1

4食用鱼饲养 1

5病害防治 2

II

DB51/T1132—2010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水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威远县水产渔政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明良、黄永亨、包超、唐卫军、罗大斌.

1

DB51/T1132—2010

泥鳅养殖技术规范食用鱼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泥鳅(Orienlalweatherfish)养殖的环境要求、食用鱼饲养和病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泥鳅食用鱼的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009稻田养鱼技术要求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31号

3环境条件

3.1场地选择

养殖场环境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

3.2水源水质

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养殖池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3.3池塘要求

池塘面积以667m2~2000m2为宜。四周用水泥或砖砌护坡,池深0.8~1.2m,进出水口要用铁丝网或尼龙筛绢围住,筛绢网目为0.15mm(20目)。

3.4稻田要求

选择不易遭受旱洪的稻田,田埂高出水面20cm~30cm,以防泥鳅潜逃。在田中开挖鱼沟和鱼凼,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20%。

4食用鱼饲养

4.1池塘养殖

4.1.1清塘消毒

鳅种下池前10d~15d,进行清塘消毒。先将池水排干,清除杂草杂物,检查修补漏洞,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池水深5cm~10cm时,每667m2用生石灰50kg~75kg,加水溶化,趁热全池泼洒。如果池水无法排干,用漂白粉20ppm全池遍洒。清塘后一个星期注入新水,注入的新水要严格过滤。施经腐熟发酵过的有机肥,用量为每667m2用100kg~200kg,让其大量繁殖天然浮游生物。有机肥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4.1.2鳅种放养

4.1.2.1鳅种来源

来源于经国家批准的原、良种场或专业性苗种繁殖场,并经检疫合格。4.1.2.2放养

2

DB51/T1132—2010

鳅种要求规格整齐、游动活泼、体质强壮、无病无畸形。放养前用1%~3%食盐水消毒,在水温10℃~15℃时,浸洗5min~10min。

4.1.3饲养管理4.1.3.1驯食

鳅种放养后即开始驯食。每次投喂前先用掌声或固定器皿敲击一种特定声响,再向食台投饵,以形成条件反射,日投喂7次~8次,每次30min,经7天左右驯食,使泥鳅形成在水面聚群抢食习性后转入正常投喂。

4.1.3.2饵料种类

使用泥鳅专用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0%。4.1.3.3投饵量

泥鳅通常在水温15℃时开始摄食,摄食量为鱼体重的2%。当水温达到20℃~28℃时,投饵量增至鱼体重的3%~5%。日投饵3~4次。

4.1.3.4投饵方法

投饵的速度应根据泥鳅的抢食状况来确定,如抢食激烈,应加大投喂面积,且加快速度,按“慢一快一慢”的节律,每次投喂30min~40min。

4.1.4日常管理4.1.4.1巡池

鳅种投放后,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观察水质变化、泥鳅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及时调整饵料投喂量;清除池内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