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课件.pptx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课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介绍
02
课文内容解析
03
掌声的象征意义
04
教学设计与活动
05
同步练习与拓展
06
多媒体教学资源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介绍
头衔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教育出版社荣誉作者、《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报社编辑、记者
出生日期
1973年
籍贯
河北威县
职业
作家
作者董保纲简介
作品风格
董保纲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深入人心的纪实报道,也有细腻动人的文学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文学成就
多部作品获得文学奖项,并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是一位具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作家。
作品风格与文学成就
课文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作契机
教育意义
董保纲在深入生活、观察社会的过程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并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创作了这篇课文。
该篇课文旨在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塑造,引导学生们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
2
3
02
课文内容解析
生字词学习(掌、班、默等12个)
掌
读音为“zhǎng”,表示手心、鼓掌等意思。
班
读音为“bān”,表示班级、值班等意思。
默
读音为“mò”,表示无声、不出声等意思。
其他生字词
如“英、腿、轮、投、述、低、调、况、暂、残”等,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其读音和含义。
1
2
3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句话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刻画出一个内向、安静的女孩形象。
“掌声响起来,她的头抬起来。”这句话通过掌声的描写,表现出女孩的心理变化,由自卑到自信。
“我明白了,掌声不仅仅是赞美,更是鼓励和支持。”这句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掌声的多重含义。
重点语句赏析
文章结构分析
开头部分
介绍故事背景,引出主要人物和事件。
03
02
01
主体部分
详细讲述女孩因为掌声而发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以及掌声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结尾部分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描写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如“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掌声响起来,她的头抬起来”等。
通过对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人物的情感。如“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注视着她”等。
情感表达方式
通过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和感受。如“掌声不仅仅是赞美,更是鼓励和支持”等。
03
掌声的象征意义
掌声在不同场合的作用
鼓励作用
在舞台上或比赛中,掌声可以给演员或选手以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更加自信地表现自己。
礼仪作用
烘托气氛
在会议、演讲等正式场合中,掌声可以表达对发言者的尊重和感谢,同时也是一种基本的礼仪。
在庆祝、欢迎等场合中,掌声可以营造出热烈、欢乐的气氛,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1
2
3
赞美
掌声可以表达赞美之情,对优秀表现或美好品质表示认可和赞扬。
喜悦
掌声可以传递喜悦之情,例如在婚礼、庆祝活动等场合中,掌声是表达喜悦的一种方式。
尊重
掌声可以传递尊重之情,对长辈、嘉宾或演讲者表示敬意和感谢。
鼓励
掌声可以传递鼓励之情,对遇到困难或处于低谷的人表示支持和鼓励。
掌声传递的情感类型
掌声可以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自信心,敢于表现自己,勇于追求梦想。
通过掌声的传递,可以培养孩子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良好品德,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掌声可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掌声可以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掌声的教育意义
培养自信心
塑造良好品德
增强合作精神
激发学习兴趣
04
教学设计与活动
朗读指导方案
强调情感投入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感,通过语调、停顿和重音等表达出来。
注重朗读技巧
教授学生正确的发音、断句和连读等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多种形式朗读
通过集体朗读、分组朗读、个人朗读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紧扣课文主题
设计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内涵。
课堂讨论问题设计
开放式问题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分层讨论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
角色分配
引导学生根据角色特点,准备符合角色的台词和动作,增强表演的真实感。
台词准备
小组合作
鼓励小组合作,共同策划和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角色扮演活动
写作延伸练习
仿写练习
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创意写作
写作评价与修改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课文内容创作新的故事或结局,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