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doc
我上学了教学设计
课前打算
1.收集我国各民族服饰的资料、图片等制成课件。(老师)
2.打算长城、天安门的宣扬资料片、《爱我中华》和《上学歌》的歌曲。(老师)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师生间增进了解
1.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起先,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板书:我上学了)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上的科目是语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出它的名
字——语文。
2.你们宠爱上学吗?今日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觉,新的感受?
3.互动活动:你们情愿相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请你们走到同学面前,相互握手,然后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削减课堂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活跃起来,为沟通奠定自由、轻松的情感基调。
二、视察插图,进行爱祖国教化
1.相识我国的标记性建筑,激发民族骄傲感。
(1)播放天安门的宣扬片,学生观赏后沟通:你看到了哪些建筑物?
学生指出相识的建筑物,老师出示天安门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认读。
沟通:你去过天安门吗?说一说你当时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依据课件提示,自由沟通:
来到天安门,我看到__________,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每天早晨时分,国旗缓缓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着陆,这些都是特别庄重的仪式。
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化。
(1)学生自主视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自由沟通,老师相机利用图片介绍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节日等。
(3)互动沟通: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请少数民族同学在台前进行自我介绍。
(4)体验活动:老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全班同学相互拥抱。
(5)过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暖和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
3.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长城和天安门著名遐迩,我们傲慢,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2)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还有美丽的校内,我们傲慢,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启迪和教化不能只依靠口号,因此,本环节设计重在借助图片,借助生活体验,借助老师语言,诱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三、图文结合,进行爱上学教化
1.引言:从今日起先,你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兴奋吗?带着你此时的感受读一
读——我是小学生。(板书)
2.课件出示插图,小挚友都背着书包快欢乐乐地去上学,他们还兴奋地诵读着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老师范读,然后领读,同桌互读,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1)“不迟到”的“迟”要读准翘舌音。
(2)“早,早,早”的“早”为平舌音。
(3)“长大要为祖国立功劳。”这句话要正确断句。
4.细致视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小挚友们是什么心情?你怎么知道的?学生汇报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1)“太阳”和“花儿”露出笑脸,要带着兴奋的心情读第一句。
(2)小挚友们背上小书包可神气了,小鸟望见了也忍不住要问问,问什么呢?带着新奇的心情读其次句。
(3)同学们这么早就背着小书包,他们要去哪里呀?快来回答小鸟。(老师趁机讲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和放学时间)
(4)小结:“不迟到”是小学生肯定要遵守的纪律,只有遵守纪律,你们才会在学校里有更大的收获。
(5)语言沟通:在学校里学习能让我们欢乐、健康地长大,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呀?
(6)介绍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7)小结:我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能为祖国立功劳。
5.齐读整首儿歌。播放《上学歌》,学生学唱。
设计意图:一首《上学歌》将学生带入小学学习生活的情境,通过反复诵读、图文结合,在浓浓的语文氛围中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树立远大志向,同时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初步感受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从而乐于表达,乐于诵读。
四、讲解示范,进行读写养成教化
1.出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好。
师:小挚友,今日老师在路上看到一只小花猫,它哭得很难过,老师就把它带来了。(出示小花猫手指玩偶,讲故事)
师:小挚友,我以前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光明的眼睛。可是,我读书、写字时不留意姿态,有时躺着看书,有时走路看书。写字时,身子趴在桌子上,时间一长,就成了近视眼,成天戴着眼镜,真不便利!别的小花猫能跑能跳,每天能捉到老鼠;我一跳眼镜就要掉,老鼠在我眼前跑,我也看不清,每天饿肚子。我真懊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