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8-09-20约3.1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语文园地一 课文解析: 语文园地一安排了5 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是一首谜语诗,将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巧妙地镶嵌在谜语诗中,易于学生诵读识记。“字词句运用”安排了3组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引导学生在比较字形中理解笔画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在区分中巩固。“书写提示”一是提示写字时的书写姿势,二是提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古诗《咏鹅》,引导学生学习积累经典诗文。“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首学生熟悉的儿歌《小兔子乖乖》,让学生在有趣的听唱活动中和大人一起读儿歌,体验课外阅读的快乐。 教学目标: 1.朗读谜语诗,认识“六、七”等5个生字;会写“八、十”2个字。 2.区分3组形近字。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尝试运用。 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和“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按规则书写汉字。 4.朗读、背诵《咏鹅》。 5.在大人的帮助下,用听读、唱读的方式学习《小兔子乖乖》,能正确朗读。 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朗读谜语诗,认识“六、七”等5个生字;会写“八、十”2个字。 2.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和“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按规则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区分3组形近字。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尝试运用。 2.朗读、背诵《咏鹅》。 教学准备: 1.带有插图的课件。(教师) 2.“六、七、八、九、十”字卡。(学生)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 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 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 (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 (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 (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 (4)开火车读数字,并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 7.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写字: (1)你会写哪一个生字?它的笔顺是怎样的?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你观察到的和小组同伴说一说。 (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3)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哪一笔写得好?好在哪里? (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情境活动,对比差异 1.引言:瞧,天晴了!汉字王国的居民们在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6个居民,身上分别写着:人、天、口、田、日、目。) 2.小组交流: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书空练习。 预设:“人”和“天”——一个“人”伸直胳膊,头上顶着一块木板就是“天”。一“人”不变,二人为“天”。 “口”和“田”——张开“口”,里面没有东西。“田”地中间有交叉的小路。 “日”和“目”——太阳有一个中心,所以“日”里有一横。“目”是人的眼睛,眼睛里有两滴眼泪,所以“目”里面有两横。 3.猜字游戏。请一名学生上台,可以用故事、谜语、古诗、画画、表演等多种方法描述汉字外形,但不能读出汉字字音。由全班同学猜汉字。如: “日”——高高挂在天空,发出万丈光芒,外形像个圆盘,好比一个火球。 4.组词练习。根据汉字的字义,同桌分工,每人给一个汉字组词,如“男人、老人、行人、天空、天下”。通过组词,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5.巩固应用: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六个居民的名字,并选择喜欢的一组居民,分别组词语或者说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读读比比,了解汉字形近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汉字的字形,才能把汉字写得准确无误。 二、书写提示,指导规则 1.课件播放动画。汉字王国里的教书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二、三”,学生认真观察教书先生的书写顺序。 2.集体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上“先”“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回答。 3.教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