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土壤同步练习附答案.pdf
第二节土壤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观察土壤
1.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就是土地
B.土壤是一个生系统
C.土壤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独立,占有独立空间
D.土壤是由颗粒状矿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
2.原(创)土壤的观察内容包括[)
①土壤颜色②土壤剖面构造
③土壤厚度④土壤质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3.原(创)土壤按照质地来划分,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下列关于这三类土
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故保水、保肥能力差
B.黏土颗粒较小,土壤透水性差,但保水、保肥能力强,是农业生产最理想的土壤
质地
C.壤土颗粒大小适中,既透气透水,又蓄水保肥,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质地
D.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的质地要求不同
题组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4.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最初来自()
A.低等植物B.成土母质
C.土壤微生物D.枯枝落叶
5,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贫瘠的原因有()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终年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地区的红壤,其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
()
A.植被丰富,提供的有机质多
B.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
C.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
D.人口稀少,土壤破坏较小
7,青藏高原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条件差,合成有机质少
B.气候寒冷,植物生长缓慢
C.水热条件好,微生物分解速度快
1).地表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受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
的重要指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自然发育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A.黑土B.红壤C.水稻土D.寒漠土
9.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岩石表面发育为“年幼”土壤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的堆积作用B,风力的侵蚀作用
C,苔葬类植物活动D.高等植物的生长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三题。
材料一土壤是反映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
不同的气候、表物质、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土壤与其他自然理要素的关系图。
土麋与其他自然理要素的关系图
10.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C.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D.树木根系越深,为土壤表层提供的有机质越多
11.下列关于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陡峭的山坡上,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吸收太阳辐射多于阴坡,热量状况比阴坡好
D,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热带森林区温度高,植物生长量大,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温带草原区
B,湿润区微生物分解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C.江南丘陵水热条件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黄河三角洲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青藏高原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一般通过测定土壤中有机碳含
量来换算,下图示意内蒙古草原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读图完
成下题。
13.影响内蒙古草原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有()
①降水②风力
③气温④形
A.①③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