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1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1.docx
湖南省衡阳市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2函数及其表示1.2.1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1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同学们,咱们今天要来探索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学世界——函数。想象一下,函数就像是数学世界中的“翻译官”,它能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关系转换成数学语言。今天,我们就从函数的概念开始,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课堂上,我会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函数的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奇妙的世界吧!????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通过函数概念的引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中的变量关系,提高对数学符号表示的敏感度。发展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函数性质的探讨,让学生学会从具体实例中归纳出一般规律。同时,强化直观想象,通过图形与表格的运用,让学生直观感受函数的图像特征。此外,提升数学运算能力,通过函数表示方法的学习,提高学生运用代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函数概念: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定义,即对于每一个自变量x,都有唯一确定的因变量y与之对应。
-函数表示方法:强调函数的三种基本表示方法——解析式、图象和表格,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
2.教学难点
-理解函数的对应关系: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函数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特别是当这种关系不是一一对应时。
-函数性质的应用:难点在于如何将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函数图像的识别和分析。
-复杂函数的解析:对于一些复杂的函数,如分段函数、复合函数等,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其解析过程,这是另一个教学难点。
-函数图像的直观理解:学生需要通过图像来直观理解函数的性质,但图像的解读往往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一个难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函数概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选取实际生活中的函数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函数图像和表格,直观展示函数的性质。
2.互动软件:使用数学教学软件,让学生通过操作直观感受函数的变化。
3.实物教具:准备一些几何图形或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几何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数学的世界,探索一个神秘而有趣的领域——函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函数关系,比如温度随时间变化、物体运动的速度等。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函数的神秘面纱,看看它究竟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记得我们学习了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那么,函数又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课讲解
1.函数的概念
同学们,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规定了每一个自变量x都对应唯一的因变量y。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如果你每天走5公里,那么你的总路程y就与时间x成正比。这里,时间x就是自变量,路程y就是因变量。
2.函数的表示方法
函数有三种基本的表示方法:解析式、图象和表格。
(1)解析式: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函数,比如y=2x+1,这就是一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图象:将函数的解析式画在坐标系中,得到的图形就是函数的图象。通过观察图象,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函数的性质。
(3)表格:列出函数在不同自变量下的因变量值,形成一个表格。通过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函数的变化规律。
3.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例如,一次函数y=2x+1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增的,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而二次函数y=x^2在定义域内是偶函数,即对于任意x,都有f(-x)=f(x)。
三、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我们来做一些课堂练习。
1.请同学们用解析式、图象和表格三种方法表示函数y=3x-2。
2.分析函数y=x^2-4x+4的性质,并画出它的图象。
3.给定函数y=2x+3,求它的反函数。
四、课堂讨论
同学们,刚刚我们做了几道练习题,相信大家已经对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接下来,我们来进行课堂讨论。
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函数的理解,以及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针对刚才的练习题,如果有同学做错了,请大家一起分析错误原因,并找出正确的解法。
3.我们可以尝试将几个函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函数,看看它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