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docx

发布:2025-04-25约8.58万字共10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ableofContents

TOC\h内容简介

目录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内容简介

考研真题是每个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资料,通过研究历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要考点,有效指明复习方向。

为了帮助参加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试的考生复习备考,精心编写了配套辅导系列:

1.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2.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全套资料

3.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本书收录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研真题(注意:①部分年份只提供试题,没有提供答案;②回忆版真题为考生根据记忆书录,部分题目的表述与原题可能稍有出入,可能有表述不精确和题目缺失的情况),具体参见本书目录。部分真题年份比较久远,仅供参考。

编辑部

目录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道5分,共30分)

1鸿都门学

2中体西用

3最近发展区

4元认知策略

5苏格拉底法

6道尔顿制

二、简答题(每道10分,共40分)

1试评“环境决定论”。

2学校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创造力?

3简述德育的疏导原则。

4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三、论述题(每道20分,共80分)

1试分析论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以及其对北大的改革。

2试分析论述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3试分析论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内涵。

4试分析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道5分,共30分)

1鸿都门学

答:鸿都门学是东汉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建于灵帝光和元年即公元178年,因校址设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的创办是统治集团内部各派政治力量的较量在教育上的反映,在政治上代表宦官集团的利益,同时也与汉灵帝的个人爱好有密切关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达千人。教学和研究的内容为尺牍、辞赋、字画,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学生毕业后多封以高官厚禄。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变革了教育内容。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创造性的形成了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中国古代专科学校之始。这在教育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2中体西用

答:“中体西用”的含义就是张之洞所指出的“新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