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说课稿.docx
2025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25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内容,属于想象类习作范畴。本单元以“科学精神”为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等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科学的魅力以及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精神。而本次习作则是在学生对科学有了一定认知和感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创作科幻故事。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呈现了三幅插图,分别从“人工智能”“星球探索”“时光旅行”等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科幻故事想象的视角,启发学生可以从这些方向去构思故事,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第二部分明确提出本次习作要求,即要写“现实中并不存在,却看起来令人信服的科学技术”,并强调在写好之后要和同学交流,看谁写的科幻故事既奇特又令人信服。这不仅对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出了挑战,更对他们运用科学知识、组织语言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从整套统编语文教材来看,共编排了十二次想象类习作训练,本次习作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相较于之前的想象习作,本次习作要求学生结合科幻故事的特点,借助相关科学知识进行想象,旨在让学生从单纯的“敢想”逐步提升到“会想”,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幻故事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既需要有人物、生活环境、科学技术和奇特经历等故事基本要素,又要求想象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做到逻辑自洽,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在之前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习作经验,并且对未来科技和畅想未来生活普遍比较感兴趣,这为本次习作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和思维基础。然而,在完成本次习作时,学生仍会面临一些困难。
首先,科学知识储备不够。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有限,这导致他们对未来科技的范围认知不足,想象的类型也容易趋同,难以创作出新颖独特的科幻故事。例如,很多学生可能仅局限于常见的机器人、宇宙飞船等科技元素,而无法挖掘更多深层次、多元化的科学技术来构建故事。
其次,思维能力不足。学生往往会将重点放在把故事写得奇特上,却很难兼顾让科幻故事令人信服,在行文过程中难以做到逻辑自洽。比如,在描述时光旅行的故事时,可能会出现时间线混乱、因果关系不合理等问题,使故事缺乏可信度。
最后,习作经验迁移能力不强。虽然学生写过多篇想象类习作,但科幻故事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学生在从普通想象习作过渡到科幻故事写作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将已有的习作经验有效地运用到本次习作中,如在情节设置、环境描写与科学技术的融合等方面,无法做到自然流畅。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结合科幻故事创意卡,联系已有的习作经验,清晰地把科幻故事中的奇特经历写清楚,准确地描述故事中的环境、人物以及所涉及的科学技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科幻故事的奇妙世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例文、联系已知科学知识,学生能展开合理且大胆的想象,掌握将科幻故事写得奇特而又令人信服的方法,学会在故事中巧妙地融入科学知识,使情节发展符合逻辑,增强故事的可信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创作科幻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让学生在分享和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享受创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确定科幻故事的基本要素,包括独特的环境、鲜明的人物、新奇的科学技术以及奇特的经历,并能够借助科幻故事创意卡梳理故事思路,清晰地将这些要素有条理地呈现出来。
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习作经验,把科幻故事中的奇特经历写具体,注重情节的曲折性和生动性,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沉浸在科幻故事的奇妙世界中。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科学知识,做到想象有依据,使故事中的科学技术既新颖又符合科学原理,故事情节的发展能够逻辑自洽,让整个科幻故事看起来令人信服,避免出现想象过于荒诞、脱离科学依据的情况。
培养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创新思维,突破常见的科幻题材和想象模式,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构思科幻故事,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和新颖创意的作品。
五、教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科幻电影片段、展示科幻图片等方式,创设浓厚的科幻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科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