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2_T2946-2018_野生大豆抗胞囊线虫鉴定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发布:2025-04-26约2.4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

DB22

B05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946—2018

野生大豆抗胞囊线虫鉴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bioassayofwildsoybeanresistancetosoybeancyst

nematode(Heteroderaglycines)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294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翠平、董英山、王玉民、赵洪锟、刘晓冬、齐广勋、王英男、李玉秋、颜秀

娟。

I

DB22/T2946—2018

野生大豆抗胞囊线虫鉴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野生大豆对大豆胞囊线虫抗性的鉴定方法和抗性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2.2

2.3

胞囊cyst

大豆胞囊线虫雌虫,每个胞囊内约含200粒~600粒卵,从胞囊中孵化出来即为二龄幼虫。

胞囊指数(雌虫指数)femaleIndex(FI)

接种后28d~30d,供试植株根系上的胞囊数占感病对照植株根系上胞囊数的百分比。

在形态上没有差异,但在寄主上具有显著致病性差异的大豆胞囊线虫群体,需采用特定的一套鉴别

3.1.1.1宜使用本地区优势HGtype或混合大豆胞囊线虫群体。

3.1.1.2将含有大于30个/100g胞囊的病土装入高度16cm~25cm,盆口径15cm~25cm的塑

料盆中,播种高感大豆品种,每盆3株~5株。

3.1.1.3出苗后30d~35d,将大豆根系轻轻拔出,用高压水枪冲洗根系,将根系上的胞囊收集于

干净的塑料桶内。

3.1.2胞囊和二龄幼虫悬浮液的制备

3.1.2.1将含有胞囊的悬液倒入自上而下依次为20目,40目,60目的套筛上,将胞囊收集在60目

网筛上。

3.1.2.2将3.1.2.1收集到的胞囊用橡胶棒碾碎,使之释放出卵和少数的二龄幼虫。用洗瓶冲洗卵和

二龄幼虫,将其冲入自上而下依次为200目,500目的套筛上,将卵和二龄幼虫收集在500目网筛上。

用洗瓶将500目网筛上的卵和幼虫转移到烧杯中,加水配制成卵和幼虫悬浮液。

1

DB22/T2946—2018

3.1.2.4

摇匀并用100μL的移液器吸取一定量的卵和幼虫悬浮液置于载玻片上,通过40倍显微镜

观察计数卵和幼虫,配制成2000个/mL卵和幼虫的悬浮液,备接种用。

3.2接种植物的准备

3.2.1种子消毒

将健康饱满待鉴定的野生大豆、感病对照种子,用1%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min,期间搅动2次~

3次,然后用灭菌的蒸馏水冲洗3次~4次。

3.2.2

种子萌发

3.2.2.1消毒后的野生大豆种子在萌发前用无菌刀片在远胚芽处划破种皮。

3.2.2.2将灭菌的滤纸放置在灭菌的培养皿内,然后将种子放置在湿润的滤纸上,于光照培养箱中25

℃发芽3d,期间保持滤纸湿润。

3.2.3幼苗移栽

3.2.3.1抗胞囊线虫鉴定试验在温度保持在27℃±2℃温室内进行。

3.2.3.2试验完全随机或随机区组设计,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5株。

3.2.3.3在直径27cm,高30cm的塑料桶中放入5cm厚的灭菌细砂,然后将直径4cm,长25cm

两端通透的PVC管插入细砂中,每个桶约插入20个PVC管,PVC管内和管间填好细砂,且高度一致,

细砂距离上管口2cm。

3.2.3.4将萌发3d健壮的幼苗移栽于PVC管中,每管移栽1株,将移栽后的塑料桶置于27℃~

28℃的自动恒温水浴箱中。

在距离供试植株1cm处用玻棒扎一个深4cm~5cm的孔,用移液器向孔中注射1mL的卵和幼虫

悬浮液,用灭菌的细砂将孔填平。

苗期及时浇水,保持细砂湿润,温室温度保持在27℃±2℃,每个处理定期施用等量营养液。

3.5.2.1.1将PVC管连同细砂和植株从桶中轻轻拔出,用高压水枪冲洗PVC管,将细砂和植株冲洗

2

DB22/T2946—2018

3.5.2.1.2将含有胞囊和细砂的悬浊液过20目,40目,60目的套筛,再向塑料桶注入自来水,摇

匀,将含有胞囊和细砂的悬浊液再过20目,40目,6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