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850-2014 猪圆环病毒病诊断技术规范.docx
ICS65.020.30
B4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850—2014
猪圆环病毒病诊断技术规范
2014-09-19发布2014-10-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1/T1850—201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 1
5实验室诊断 2
6结果判定 3
II
DB51/T1850—2014
前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斌、陈弟诗、李金海、裴超信、邢坤、张毅、潘梦、张睿、韩帅、张代芬、王英。
1
DB51/T1850—2014
猪圆环病毒病诊断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实验室诊断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对猪圆环病毒病开展监测、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674猪圆环病毒聚合酶链反应试验方法SN/T2708猪圆环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2005农业部公告第503号)《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管理规范》(2003农业部公告第302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猪圆环病毒(Porcinecircovirus,PCV)
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无囊膜,含有共价闭合的单股环状负链DNA,是迄今发现的一种最小的动物病毒。分为对猪无致病性的PCV1型和对猪有致病性的PCV2型。
3.2
猪圆环病毒病
以圆环病毒2型为主要病原,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和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以及繁殖障碍、先天性振颤(CT)、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
肠炎等病症,是引起猪免疫障碍的重要传染病。
4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
4.1临床症状
4.1.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主要发生在5周~16周龄的猪,断奶前生长发育良好,断奶后同窝或不同窝仔猪有被毛粗糙,发育迟缓,进行性消瘦;有时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喘气;有时腹泻;有时出现贫血皮肤苍白或可视黏膜黄疸;有时出现突然死亡。
2
DB51/T1850—2014
4.1.2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
多发生于12周~14周龄架子猪,皮肤初期潮红出现红色斑点或丘疹,后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隆起,呈红色、紫红色,继而由中心部位变黑并逐渐扩展到整个丘疹形成黑色结痂。皮肤病主要发生在背部、臀部和四肢,并可延伸至下腹、腰部和耳部,严重的可覆盖全身各处。轻者体温正常,常自行康复,严重者表现厌食、跛行、发热、呼吸困难、结膜炎,腹泻,消瘦等症状。
4.1.3先天性振颤(CT)
仔猪出生或几小时后出现震颤,共济失调。同一窝仔猪中有个别发病,也有全部发病,但颤抖轻重程度各有差异。躺卧或睡眠时颤抖较轻或停止,外部刺激如突然声响或寒冷等能引发或增强颤抖。
4.1.4繁殖障碍
妊娠后期流产和死胎;母猪怀孕不同阶段出现流产、早产,产出木乃伊胎或弱仔;哺乳母猪在仔猪断奶后长时间不发情,或虽然发情,却屡配不孕。
4.2病理学诊断
4.2.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浅表淋巴结异常肿胀,特别是腹股沟浅淋巴结,切面为均匀的白色;肺部有灰褐色炎症和肿胀,呈弥漫性病变,比重增加,质地坚硬或似橡皮;肝脏肝变硬、发暗,或者呈浅黄到橘黄色外观,萎缩,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肾脏水肿,苍白,被膜下有坏死灶;脾脏显著肿大;胰、小肠和结肠常有肿大及坏死病变。
4.2.2皮炎肾衰综合症(PDNS)
肾脏肿胀、苍白及肾皮质有大面积出血点或斑块;全身坏死性脉管炎,坏死性及纤维素性肾小球肾炎;淋巴结水肿,切面苍白。
4.2.3繁殖障碍
胎儿明显心肌肥大,心肌损伤,表现为大面积纤维组织增生或坏死性心肌炎。
5实验室诊断
5.1样品采集
无菌采集病猪的扁桃体、全血2mL-4mL或新鲜病死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