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 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政治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14:30-15:10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涵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了解政党制度在法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4.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学会从政治角度分析社会现象。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涵和形成过程。
解决方法: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历史背景,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难点:
1.政党制度在法治体系中的具体作用和意义。
解决方法:设计互动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政党制度与法治的关系。
2.学生对政治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解决方法:采用情境模拟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政党制度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笔记本电脑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中国政治发展历程相关视频资料、政党制度相关新闻报道
-教学手段:PPT课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2.提出问题:观看短片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中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有哪些不同?它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学生回答: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看法,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二)讲授新课(用时15分钟)
1.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涵: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强调其基本特征和优势。
2.分析政党制度在法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政党制度如何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讲解政党制度在公共参与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参与政党活动,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b.政党制度在法治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
c.如何通过参与政党活动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2.小组代表发言:每组选派一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提问(用时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中国政党制度有哪些新的认识?
2.学生回答: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五)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你们是我国的一名政治参与者和建设者,你们将如何推动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
2.学生回答: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想法,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点评:
a.学生对政党制度的认识程度;
b.学生对政治参与的理解;
c.学生对政党制度发展的建议。
(六)核心素养拓展(用时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
2.学生回答: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看法,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用时5分钟)
1.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重要性。
2.作业布置:请同学们课后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设计共计45分钟,各环节用时合理分配,确保教学目标达成。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书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领导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教材,深入探讨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文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研究报告,分析中国政党制度的实践和发展。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书籍,通过了解党的历史,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
-建议学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教材,对比分析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其他国家的差异。
-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