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docx
12《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同学们,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这篇文章出自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作的一篇演讲稿。文章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讲述了张思德同志的一生,以及他对人民事业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这篇课文旨在教育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走进这篇文章的世界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把握“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思想,能够从文章中找出具体事例,分析张思德同志是如何践行这一思想的。
②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特别是毛泽东主席的演讲风格,通过朗读和讨论,体会文章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张思德同志的事迹,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②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如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详细讲解张思德同志的事迹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对“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3.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文章中的人物情感和时代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利用PPT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的直观感受。
2.网络资源:引入网络资源,如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现代服务实例,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3.实物教学:如有可能,展示一些与张思德同志相关的历史实物,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历史,增强教学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张思德同志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他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对张思德同志有什么印象?”
3.**引入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主席的演讲《为人民服务》,一起深入了解张思德同志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讲授新课(15分钟)**
1.**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毛泽东主席和《为人民服务》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文章产生的时代背景。
2.**分段讲解**:
-第一段:讲解张思德同志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第二段:分析文章中的哲学思想,如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
-第三段:解读文章中的名言警句,如“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3.**重点分析**:
-“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意义
-张思德同志的事迹对现代人的启示
**巩固练习(10分钟)**
1.**朗读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情感表达。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为人民服务”在现代社会中有什么意义?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践行“为人民服务”的?
3.**分享成果**: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课堂提问(10分钟)**
1.**提问环节**:教师根据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如:
-文章中提到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张思德同志的事迹对你有什么启示?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引导。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情感共鸣**:教师分享自己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互动交流**: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学生的疑问,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拓展延伸(5分钟)**
1.**课后作业**:布置以下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
-撰写一篇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感悟文章。
-设计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公益活动。
2.**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精神。
**用时总计: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毛泽东选集》中关于“为人民服务”的相关篇章,如《纪念白求恩》等,这些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雷锋日记》选段,雷锋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的日记记录了他的日常生活和思想,适合学生阅读,以了解“为人民服务”在个人生活中的具体实践。
-《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关于党的历史和领导人如何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章节,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党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