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1.1 函数的概念的综合应用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发布:2025-04-22约5.0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1.1函数的概念的综合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函数的概念的综合应用”为主题,结合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高一上学期教材,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函数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课程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通过函数概念的学习,学生能抽象概括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能力,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函数概念的理解与应用: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

2.函数性质的应用: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1.函数概念的理解:难点在于从抽象的概念到具体应用的过渡,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函数的本质。

2.函数性质的灵活运用:难点在于将函数性质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函数概念,逐步深化理解。

2.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解决函数性质的应用问题。

3.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应用题和拓展题,帮助学生逐步克服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电子白板、计算器。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资源平台、在线学习平台。

3.信息化资源:函数概念相关的教学视频、动画演示、在线测试题库。

4.教学手段:实物模型、图表、板书、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温度变化、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规律。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关于这些现象的数学问题,如“温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什么样的数学关系?”

3.引导学生回顾:回顾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如等式、比例等,为引入函数概念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函数的定义:通过实例讲解函数的定义,如y=2x+1,强调函数的三个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

2.函数的性质:讲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函数的实际应用: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等,引导学生运用函数知识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基础练习:布置一些基础题目,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应用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如计算人口增长、预测经济增长等。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针对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如“如何判断一个函数的单调性?”

2.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如何用函数描述商品的销售量与价格的关系。

2.学生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六、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1.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函数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函数的性质。

2.设计一些互动游戏,如“猜函数”,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函数知识。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总用时:4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函数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能够区分函数与常量、代数式的区别,掌握函数的三要素。

2.函数性质应用:学生能够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经济模型、物理模型等。

3.数学建模能力: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函数知识描述现实世界,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4.逻辑推理能力:学生在学习函数概念和性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逻辑推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5.问题解决能力: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函数值、判断函数图像等,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6.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7.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数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