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 家庭成员我照顾(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广州版初中劳动技术七年级下册.docx
主题四家庭成员我照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广州版初中劳动技术七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课时以“家庭成员我照顾”为主题,结合广州版初中劳动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家庭生活中的基本技能,如整理家务、烹饪简单食物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独立生活能力。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互动教学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家庭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够在家庭生活中独立完成基本家务。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学会关心和照顾家庭成员,树立家庭和谐观念。
3.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实践活动探索解决家庭生活问题的多种方法。
4.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家庭成员关系的认识与理解: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关爱,理解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家庭生活技能的掌握: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整理家务、烹饪简单食物等基本技能。
难点:
1.学生对家庭责任的认知不足: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对家庭责任的认知,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家庭生活技能的实践操作:学生可能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如烹饪过程中掌握火候、食材搭配等。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家庭成员关系,增强家庭责任感。
2.分步骤演示家庭生活技能,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给予个别指导。
3.设置小组合作任务,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克服操作难点,提高实践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家庭生活技能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家庭责任和家庭成员关系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家庭生活技能。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家庭生活技能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展示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互动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模拟练习,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家庭生活技能。
3.小组合作工具:提供在线协作工具,方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交流心得,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家庭生活片段,展示家庭成员共同完成家务的场景。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如何体现对家庭成员的照顾?
3.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照顾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授新课(15分钟)
1.家庭成员关系的认识:讲解家庭成员的定义和关系,强调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家庭生活技能的讲解:详细讲解整理家务、烹饪简单食物等基本技能。
3.操作步骤演示:现场演示整理家务、烹饪食物的操作步骤,确保学生理解。
巩固练习(10分钟)
1.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整理家务、烹饪食物等技能。
2.小组讨论:各小组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1:在家庭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2.提问2:你认为在家庭中,如何更好地照顾父母和兄弟姐妹?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2.角色扮演:邀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生活中的照顾场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1.家庭生活技能竞赛:组织学生进行家庭生活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2.家庭责任演讲: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庭生活技能的重要性。
2.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尝试运用所学技能,提高家庭生活品质。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15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6.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7.总结与拓展: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家庭成员关系的认识
-家庭成员的定义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类型
-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2.家庭生活技能的基本知识
-家务整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简单烹饪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食材的选购和储存方法
3.家庭生活技能操作步骤
-整理家务的具体操作流程
-烹饪简单食物的操作步骤
-家庭清洁和消毒的基本方法
4.家庭责任与担当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责任
-在家庭中承担适当的责任
-家庭责任与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