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俄罗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
7.4俄罗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第二课时
4.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分析和运用能力。
2.综合思维:培养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综合素质的思维方式。
3.区域认知: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提高学生对区域差异的认识。
4.人地关系:培养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对人教版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地图的基本知识、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
从知识层面来看,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并运用地理原理和概念。然而,对于俄罗斯这一章节的复杂性和深度,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知识上的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解释。
在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具备了观察地图、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对于地理实践中的一些操作技能,如地图绘制、实地考察等,部分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
从素质方面来看,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可能对于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对区域差异的深入理解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参差不齐。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同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2.课程平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材及相关教学指导书。
3.信息化资源:互联网上的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源,用于辅助教学。
4.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地图绘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首先,我会以一个引导性问题开启本节课的讨论:“同学们,你们对俄罗斯有什么了解呢?”让学生发表他们对俄罗斯的初步认识和印象。
然后,我会利用教学指导书提供的一些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分配每个小组一个特定的案例,要求他们分析案例中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我会给一组提供关于俄罗斯农业的案例,要求他们分析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另一组可能会得到关于俄罗斯城市化的案例,要求他们分析地理环境对城市化的影响。
在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会逐组进行观察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解释。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辩论。
最后,我会进行课程小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我会强调俄罗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例如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或者进行实地考察。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俄罗斯地理概况》(作者:张某某)
-《俄罗斯的人文环境》(作者:李某某)
-《俄罗斯的经济与发展》(作者:王某某)
这些材料将有助于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人文和经济等方面,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要求学生们在课后阅读以上提供的拓展阅读材料,并做好笔记。
-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的时事新闻,了解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鼓励学生们就本节课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通过这些拓展与延伸activities,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俄罗斯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同时,这也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对俄罗斯的认识,这个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俄罗斯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分配了不同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案例,让学生们进行分析。通过这一过程,我发现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但在表达和论述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采用引导式教学,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掌握知识。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不足。此外,在课程小结环节,我强调了俄罗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