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
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展开,包括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条件以及与光合作用的联系。通过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提升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分析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发展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如细胞、组织、器官等,以及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这些知识为本节课提供了基础,学生能够理解呼吸作用是与光合作用相对应的生命活动。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充满好奇,尤其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现象感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愿意通过实验探究未知。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独立学习者,也有偏好合作学习的类型。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呼吸作用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理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二是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实验现象的解释;三是将呼吸作用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不足。针对这些挑战,教师需要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克服。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实验台、显微镜、量筒、滴定管、气体收集装置、酒精灯、培养皿、植物标本、土壤等。
-软件资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材、教学课件、实验指导手册。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学生作业。
-信息化资源:生物教学视频、在线实验操作步骤演示、相关生物学网站资源。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
-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提问:“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那么植物在夜间或缺乏光照时如何获取能量呢?”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新课讲授
详细内容:
(1)呼吸作用的定义
-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作用是生物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呼吸作用的过程
-利用动画演示呼吸作用的过程,包括有机物分解、能量释放等环节。
-引导学生分析呼吸作用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如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等。
(3)呼吸作用的条件
-讲解呼吸作用发生的条件:有氧环境、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有机物。
-通过实验演示,展示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差异。
3.实践活动
详细内容:
(1)观察植物呼吸作用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呼吸作用。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植物呼吸作用的变化规律。
(2)模拟呼吸作用实验
-利用模拟装置,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呼吸作用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呼吸作用的特征。
(3)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异同点。
-引导学生思考两者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关系。
4.学生小组讨论
写3方面内容举例回答:
(1)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学生回答:“呼吸作用是光合作用的逆过程,两者共同为植物生长提供能量。”
-教师点评:正确,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
(2)呼吸作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影响
-学生回答:“在缺氧条件下,植物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教师点评:正确,缺氧条件下植物会调整呼吸作用方式。
(3)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学生回答:“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温度和氧气供应,调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师点评:正确,合理调控呼吸作用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
5.总结回顾
内容: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呼吸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分析本节课的重难点,如呼吸作用的过程、条件以及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究呼吸作用的奥秘。
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概述
-定义: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重要性: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2.呼吸作用的过程
-化学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能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