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
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主题,通过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建立对植物呼吸作用的科学认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责任感,同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2.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
1.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转换的细节。
2.呼吸作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影响。
解决办法:
1.通过实验演示和图表讲解,直观展示呼吸作用的过程。
2.设置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能量转换的复杂性。
3.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呼吸作用在不同环境下的影响,提高应用能力。
4.设计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共同突破难点。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验台、显微镜、呼吸作用实验装置(如水培瓶、氧气传感器等)。
-课程平台:生物教学软件、在线教育资源平台。
-信息化资源:植物呼吸作用相关视频、实验步骤指导PPT、呼吸作用过程动画。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实验操作演示、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发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思考。接着,教师展示一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对比图,引导学生关注植物呼吸作用的神秘面纱。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1)呼吸作用的定义和原理
详细内容:教师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通过动画演示呼吸作用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植物如何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用时10分钟。
(2)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和产物
详细内容:教师展示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反应物和产物。通过实验装置演示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过程。用时10分钟。
(3)呼吸作用的条件
详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如温度、氧气浓度等。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用时10分钟。
3.实践活动
(1)观察植物叶片
详细内容:学生分组观察不同植物叶片的气孔,分析气孔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用时10分钟。
(2)呼吸作用实验操作
详细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呼吸作用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用时15分钟。
(3)案例分析
详细内容:教师提供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呼吸作用的变化。用时10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1)呼吸作用的意义
举例回答: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为自身生长和代谢提供动力;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2)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举例回答: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加快;氧气浓度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3)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举例回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植物的生长发育。
5.总结回顾
详细内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呼吸作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呼吸作用原理、过程和条件的掌握情况。用时5分钟。
本节课用时共计45分钟,通过以上教学流程,学生能够掌握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知识点梳理
1.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
-定义:绿色植物通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重要性: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能量。
2.呼吸作用的原理
-有机物分解:植物细胞内的有机物(如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
-氧气参与:氧气作为反应物之一,与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
-能量释放: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供植物生命活动使用。
3.呼吸作用的过程
-分解反应: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换: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发。
4.呼吸作用的产物
-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呼吸作用的水是植物细胞内的水分,参与植物生命活动。
5.呼吸作用的条件
-氧气:呼吸作用需要氧气作为反应物之一。
-温度:温度影响呼吸作用的速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呼吸作用。
-酶:呼吸作用过程中,酶催化反应,加速有机物的分解。
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