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ycle1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docx
Recycle1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Recycle1第一课时》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8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
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要开启一段英语的奇妙之旅,走进《Recycle1第一课时》的课堂。在这个美好的周二上午,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个单元的精彩内容。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
核心素养目标
在《Recycle1第一课时》中,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学生将通过参与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理解并欣赏英语文化,同时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同学们,咱们五年级(2)班的孩子们可是个有故事的一群人呢!首先,从知识层面来说,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大家对英语字母、基础词汇和简单的句型结构已经有一定的掌握。但在《Recycle1》这个单元,我们会遇到一些新的词汇和句型,比如描述天气、季节的词汇,以及一些复合句型,这对孩子们的词汇量和语法理解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能力方面,大部分同学在听力和口语方面表现不错,但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在写作上,他们可能对如何组织句子、段落结构有所困惑;而在阅读理解上,理解长句和复杂句型的能力可能还不够强。
至于素质,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课堂参与度也较好,但部分同学在课堂上可能因为紧张或害羞而不太敢于开口。此外,个别同学的学习习惯需要调整,比如在做练习时不够细心,容易出错。
这些学情分析对我们教学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需要在课堂上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既要满足基础扎实学生的需求,也要关注那些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同时,我们要通过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害羞和紧张,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英语学习的旅途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实物教具(天气相关图片、季节物品模型)、白板和粉笔。
2.课程平台:人教PEP版英语教材配套电子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英语听力材料、在线词汇练习网站链接。
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等。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我会通过班级微信群分享《Recycle1》的预习资料,包括PPT展示的单词卡片和视频介绍天气变化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主题。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描述天气”这一主题,我会设计问题如:“你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为什么?”以及“你能想到哪些描述天气的词汇?”来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我会通过查看学生的在线提交情况或课堂上的提问来监控预习进度。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根据预习要求,阅读PPT和视频,尝试理解基本的天气词汇和句型。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记录下自己对于季节和天气的理解,以及想到的描述天气的词汇。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或词汇卡片提交给老师,展示他们的预习成果。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和PPT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天气主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我会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天气变化的小故事来导入新课,比如“小熊的伞哪儿去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我会详细讲解描述天气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如“Ihaveabluesky”或“It’ssunnytoday”。
-组织课堂活动:我会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用所学词汇描述自己家乡的天气,或者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天气预报员。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老师讲解的天气词汇和句型。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体验描述天气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描述天气的词汇和句型。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描述天气的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描述天气的词汇和句型,掌握相关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我会布置一些